虎牢關內。

王羽透過血煞的傳遞,也知道朝廷對狄青的封賞,以他現在的政治能力,一眼就看出裡面夾存的貓膩。

不過,王羽反倒是要好好謝過劉宏,白白送過來的安北將軍,不要白不要。

有了這個職位,狄青在北疆就好辦事多了。

東漢末年時期的軍官等級,不同於大漢以往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頂級將領,總共有三大梯隊,第一梯隊是位比三公的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大將軍乃武將之首,統領全國兵權,其職位比三公,一般都是由外戚擔任,比如靈帝即位時,大將軍是外戚竇武,而現在的大將軍乃是外戚何進。

在黃巾起義後,大將軍的權利進一步提高,直接相當於大漢王朝的兵馬大元帥,地位更是遠在沒有多事實權的三公之上。

因此,當曹操選擇奉天子以令不臣,將漢獻帝接到許都後,漢獻帝劉協以曹操為大將軍,而以四世三公的袁紹為太尉時,袁紹“恥班在太祖下”。

至於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都在大將軍之下,同樣有著比肩三公的地位,基本上屬於不長設管制。

而第二梯隊的軍職則是:四軍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

四軍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關羽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就被冊封為前將軍一職。

四徵將軍,即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

四鎮將軍,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

這些將銜週末始有,不過漢朝時並不常置,也只有到了漢末天下大亂,群雄迭起之時,第二梯隊才以重號將軍的名號屢屢出現。

就比如曹操,在原史上擊敗禍害兗州黃巾後,就被冊封為鎮東將軍,而劉表則是因為宗親身份,北冊封鎮南將軍。

而第三梯隊軍職則是:四安將軍、四平將軍、以及中郎將!

四安將軍,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三公,在四鎮將軍之下。

四平將軍,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將軍之下。

這次,劉宏為了拉攏狄青,也是為了分化王羽的勢力,直接冊封他為安北將軍,這可是一個真正的實權將軍,可全掌一州兵權,僅次於四徵四鎮。

可以說,劉宏這一道聖旨,相當於將整個幷州的軍事實權,都交給了狄青,丁原這個刺史已經管不到他了。

按照常理來說,狄青有了這樣的職位,完全可以跟丁原爭奪幷州刺史位子,甚至脫離王羽麾下,轉投劉宏麾下。

劉宏的目的就是如此!

只可惜,他註定要打錯如意算盤了。

“小藍,盤點兗州之戰的戰果吧。”

兗州之戰,王羽協同朱儁作為援軍參戰,而這兩支漢軍軍隊的指揮權,自然落在了統軍能力的韋孝寬身上。

所以,連同朱儁、孫堅等人的戰果,都被算入王羽手中。

在反伏擊時,房玄齡更是送上了助攻,將韋孝寬推薦給了他的岳父盧植,在朱儁等將的保舉下,韋孝寬成為了漢軍臨時主將,這才能夠取得如此大捷。

畢竟,後者的基礎統帥,已經達到了98,在房玄齡、王羽幾人的技能加持之下,統帥自然輕而易舉的破百。

正因如此,他才能如此輕易大敗黃巢,帶領兗州十幾萬漢軍全身而退!

叮咚,兗州之戰開始盤點!

兗州之戰共分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韋孝寬指揮朱王聯軍,打破黃巢的鐵壁牢籠,取得殺敵八千五,自損兩千的戰果;

兗州反伏擊戰,韋孝寬擔任兗州全軍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