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拍對方的肩膀:“放心吧,這次我心裡有數。”這次還真是老毛病了,唉,真要好好改一改這自大的毛病,一定能改的!
維嘉魯斯村,第一陣線最北部,坐落在烏薩斯,薩米邊境,是一個比較落後貧窮的地區,常年的積雪只有少數的時間能夠耕種,更多時間需要南部城鎮的救濟,不過優美的風光和數量繁多的野生畜獸,還是能吸引一些貴族去那兒打獵,比如格里高利男爵就是那裡的常客。
這是一個位於森林邊緣的小村莊,由於地理位置偏遠,長期以來被帝國遺忘,幾乎沒有人關心它的存在。然而,這裡有一個名叫阿爾斯的地主,他在村裡擁有絕對的權力,宛如皇帝一般。
經過三代人的努力,阿爾斯成功地侵吞了米爾的土地,並透過各種手段成為了合法的村長。他利用自已的地位,對村民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
對於現在的村子來說,阿爾斯是絕對的皇帝,他掌控著村社內所有的土地,他講這些土地租種給了村民,從中收取八成的地租,並且每年的續租更是要看阿爾文的心情。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為什麼這些村民不選擇離開村莊前往城市尋求更好的生活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在過去的三代人中,這裡的人民普遍欠下鉅額債務,甚至淪為奴隸。在地主、周邊貴族以及城主三方的層層盤剝下,他們早已破產,無法擺脫貧困的命運。如今,他們只能依賴阿爾斯,勉強苟活下去。
早年的時候,城市裡的大工廠、作坊和小商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對勞動力和小工商業者產生了巨大需求。於是城市管理者們釋出了大量的公告,試圖從周邊的農村招募人員。然而,這些職位通常需要地主或貴族的推薦才能獲得,而作為回報,被推薦者往往能得到一份看似豐厚的紙面報酬。
有一部分人也是不願意遠離自已的故鄉,於是轉行去做輕手工業者然後利用家庭作坊的模式將東西出售至城市之中。阿爾斯同樣會給他們提供貸款以及利誘他們出售土地。
當時,阿爾斯已經透過購買土地並在政府備案,獲得了官方檔案。看到阿爾文的成功後,村長等其他村民也紛紛效仿,開始出售村裡的公有田地以換取前往城市的路費和推薦信。起初只是試探性地賣掉一些,但嚐到甜頭後的村民們變得越發貪婪,不斷加大出售力度。在此期間,阿爾文家族趁機收購了大量村社土地,並以極低的利息將其出租給那些村民耕種,以此吸引更多人出售土地。
最終,阿爾文家族迅速吞併了整個村社的土地,成為村鎮裡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阿爾斯作為一個狡猾的地主,他的手段確實讓那些想發財的農民們陷入了困境。當阿爾斯成功地將土地佔有完全後,他開始實施一系列計劃,使得整個事件變得水到渠成。
首先,阿爾斯提高了租金,這對農民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與此同時,他與當地的貴族勾結,共同分享這筆額外的收入。這種利益的分配方式使得他們的關係更加緊密,也讓他們更容易控制局面。
接下來,貴族們紛紛取消了招募臨時工的計劃,使得這些原本希望透過勞動賺錢的農民失去了工作機會。不僅如此貴族們甚至阿爾斯串通,提高了城市中的的關稅,給村民們的家庭作坊造成了極大的打擊,讓他們破產,以此來幫助地主們完成最後一步。
最終,這些農民們發現自已被困在了這個村子裡,他們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或住所。他們原本以為可以透過努力工作來改變生活,但卻被地主和貴族們玩弄於鼓掌之中,他們喪失了自已的安身立命之處,淪為了地主的農奴。
而對於阿爾斯和貴族們來說,他們獲得了巨大的收益。這些收益不僅來自於土地的佔有,還包括加租、與貴族分肥以及驅逐臨時工等手段帶來的好處。這些財富成為了他們繼續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