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集團在拿下壽春之後,並沒有再發動攻勢,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按兵不動,只待曹操和孫權分出勝負之後再做決斷。

劉備之所以沒有行動,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郭嘉此時遠在北方,沒有郭嘉在一旁規劃,劉備覺得貿然出兵非常的不妥。

就這樣劉備留下大將文聘守衛汝南城,大將太史慈守衛壽春城。

而他自己則帶著大軍返回了琅琊,同行的還有劉琦等人。

但是諸葛亮被他留在了汝南城,用以防曹操大軍來襲。

曹操奇襲奪下樊城之後,一度擔心劉備會反撲,沒想到的是劉備居然退軍了。

如此一來他的敵人就是留下孫權一人了,曹操此時心情大好!就準備出大軍救援江陵,給孫權軍迎頭一擊。

正在這時傳來了江陵城破的訊息,原來徐晃被山頭上的孫權軍看破了城內的虛實。

再加上週瑜巧妙的用兵,被他抓住機會一舉攻破了西面的城門,雖然徐晃率軍奮力抵抗,但是還是被殺的大敗,而徐晃更是身受重傷險些送命。

曹操得知之後大發雷霆,他這邊剛把樊城奪回來,這可好江陵城竟然陷落了。

於是曹操帶著攻打樊城的五萬大軍直奔江陵城殺來。

周瑜吸取了教訓派下重兵在高山上防守,為的就是不讓曹操奪了此山。

曹操大軍殺到,與周瑜在江陵城擺開陣勢廝殺了起來。

交戰三日雙方各有勝負,戰局焦灼難分勝負。

這個時候蔡瑁來信言道:“江陵城中還有很多與蔡家有關係的世家和生意,他願意出面整合這些人以做內應.”

曹操此時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便讓蔡瑁出面一試。

結果被周瑜發現,不但將計就計大敗曹軍更是折了曹軍大將樂進。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

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

此次請的先鋒之令,欲得奪城之攻。

哪成想率軍進城之後便遇伏擊,被突如其來的利箭射成了刺蝟。

樂進陣亡,使得曹操頗為自責!同時他又想起了司馬朗的勸解。

司馬朗曾勸他小心周瑜,與此人雖然瞭解不多,但是能被孫策和孫權兩人視為謀主並執掌水軍,封為大都督的人豈能是無能之人。

曹操想到蔡家在荊州的勢力,再加上實在看不出那周瑜有何高強的本事。

所以他並沒有把司馬朗的話放在心上。

這才有了今日之敗,更是連累了大將樂進出師未捷身先死。

隨著樂進身死,曹操怒不可遏,他決心強攻江陵城誓要一雪前恥。

正所謂哀兵必勝,曹軍大敗之後,全軍都有報仇之心,於是一連三天強攻之下,周瑜被打的苦不堪言,到了第三天城頭之上多次失守,而且城中之前被他壓下去的各種勢力全都蠢蠢欲動了起來。

眼看著江陵城中內憂外患已到了爆發的邊緣,周瑜知道這城守不住了。

就在第三天晚上,他下令全軍撤出了江陵城。

轉過天來,曹操得知周瑜撤走之後,立馬率軍進駐了江陵城中。

這幾日強攻,兩方都是損失慘重。

故而曹軍也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於是曹操下令在此休整了起來。

這個時候一至冬月,眼看著再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

孫權遣使者來會曹操,言明雙方休戰,一切待開春之後再說。

曹操雖然不甘心,但他也知道這一年連番征戰之下,士卒們都以疲憊不堪,厭戰情緒蔓延,是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更何況他離開許昌日久,難免有些人起了別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