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尉官就更高一等,那都是上報朝廷後,朝廷親封的官職,你上司的武將是沒有權利分封尉官的,只有文官才能分封尉以上的官職。
至於校尉,那更是要御前親批的才能算數,你的名字理論上來說是要皇上審閱過後才能分封的。
一校一千人,這當然是理想中的編制,事實上整個大宋除了京城吃皇糧的禁軍,其他部隊沒一個滿員的,但是報的編制卻各個都是滿員。
所以說,大宋號稱八十萬禁軍,百萬鎮軍,百萬廂軍,其實都是胡扯,禁軍能有三十萬頂天了,而廂軍兩百萬人都不止,當然了,所謂的廂軍其實就是難民,各地的難民基本都被編製成了廂軍,廂軍不用繳納農稅,當然他們也沒有分到田地,各地荒蕪的土地就劃撥給廂軍耕種,只要他們自己能養活自己就算是萬幸了,反正朝廷是不會出一分錢來養活所謂的廂軍。
禁軍待遇最好麼?錯,鎮軍的待遇是最好的,因為大宋幅員遼闊,戍邊九鎮那可不是說著玩的。各地邊鎮都要有士兵把守,而邊鎮的軍餉可是拖不得,特別是北邊的重要邊鎮,你敢給拖一年的餉銀,邊鎮上計程車兵就敢放胡人進關。
那是真的放胡人進關啊,自己人不能搶掠,但是胡人可以啊,西夏人可以啊,他們搶掠之後想平安回去那就要交過路費了,否則,呵呵了。
事實上邊鎮士兵的戰鬥力都相當恐怖,要不然在群敵環繞之中也不能做到堅守陣地不失。
至少拿陽方軍鎮來說,別看滿校場上只站了二百多號人,但是真正拉出去打仗,對面來五百韃靼人騎兵都是白給。
無他,軍備的差距實在太大,別的不說,一個邊鎮竟然有上百把神臂弓,簡直不要太逆天啊,最誇張的是竟然還有十具是四石弩。
但凡對中國冷兵器有過了解的軍迷應該都知道,最厲害的神臂弓能達到三百步的射程,也就是五百多米,好吧現代社會很多步槍都達不到這射程好不。
而這種四石弩就是傳說中能射三百步的神臂弓了。
除了弩,強弓也有不少,據吳蒙說,他手下這二百兵丁,各個能拉強弓,真正是各個都能拉動一石(dan)以上的強弓呦。
十錢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十斤為一斗,十鬥為一石,按照現代與古代斤兩換算,一石越等於現代的一百六十斤市斤左右,當然也有人會換算成一百八十多斤,可是對於斤兩有些瞭解的鳥絲來說他卻知道,換算成一百八十多斤的石,那是漢朝時候了,宋朝時候已經差不多隻有一百六十多斤了。
一石,一百六十多斤,比一個人還重,也就是說這些兵丁各個能單手提人的啊,用不用這麼逆天啊。
怪不得這麼散漫,合著各個都是特種兵啊。
也確實,校場上一共二百多個士兵,每一個都彪悍的不像話。雖然不敢說各個都跟吳蒙一樣一身州長身材,但是卻沒一個瘦的跟麻桿一樣的。
看到這,趙羽也是有些冷汗直冒了,乖乖,就這兵,都能被金國打敗,金國得多強大啊?
不過散漫歸散漫,士兵們還是挺知道好歹的,當知道面前的上司不僅僅是武官三品,更是文官二品的大員時,所有人立刻跪下磕了好幾個響頭。是的,這果然是大宋,隨便挑出一個文官就能壓的武官抬不起頭。
而當兩匹載滿貨物的草原馬被牽進來的時候,大家立刻對大人的威武霸氣折服了。
最後統計結果很令趙羽吃驚,他突然發現這吳蒙也是個人才啊,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打仗來說,絕對是行家啊。
士兵一共二百五十人整,隊正五人,忠義尉一人是馬軍頭領凌虎,剩下還有十二人是他的親兵,全部官兵加吳蒙自己共二百六十九人。
而這座城裡,除了二百多鎮軍,還有一廂偏軍,也就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