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還是正面積極的影響對吧?”

“是的。”王思雨笑說,“三個人裡,我歲數最大,執業時間也最久,在圈裡一直是小透明,那個短影片火了後,我們整個小區的人都認識我了,每天上班下班路上遇到鄰居,都要隨時解答上幾個法律問題。”

主持人看向張晗:“張律師呢?

張晗微笑:“實不相瞞,這一個月我父親病了,我一直在醫院照顧他,沒怎麼來所裡,生活和工作暫時沒發現有什麼變化。”

主持人:“聽說張律師當律師之前,是檢察官對嗎?”

張晗微微點頭:“是的。”

主持人:“可以請問,當初為什麼會放棄檢察官的工作,轉做律師呢?”

這個問題比較敏感。

主持人這麼問,是想令公眾知道張晗曾經是檢察官,具有某些優勢。

可如果沒回答清楚,會令公眾誤以為,張晗是因為收入問題才轉做律師。

這種觀感就不好了。

張晗嚥了咽嗓子:“因為我當時想繼續學習。辭去檢察官工作後,我在人民大學讀了博士,之後又去美國留學。期間我在美國經歷結婚生子,兩年前回北京,才轉律師。”

主持人:“你丈夫是美國人?”

張晗:“我丈夫是中國人,他當時屬於外派美國。”

主持人笑道:“那你們的感情一定很好,你才會追隨他出國。”

張晗笑笑沒說什麼。

主持人看向寧稚:“聽說寧律師的丈夫是綜合大所的高夥,且當年還是寧律師的帶教律師,那你們這是屬於師徒戀嗎?”

寧稚捂嘴笑:“算是吧。”

主持人看向王思雨:“那王律師呢?丈夫也是圈內人嗎?”

寧稚:“王律師的丈夫是我們乾元所的主任。”

主持人笑:“原來是老闆娘。”

她轉而問起專業的問題,寧稚等人對答如流,從各個維度回答了對不同型別的案件的訴訟策略,以及對企業使用者法律服務的思路。

答案很標準,很正統,也很精彩。

是各大穩健型大企喜歡的風格。

採訪進度到尾聲。

主持人面向鏡頭:“我們今天的專訪,給我們的讀者朋友們準備了精彩的彩蛋。廣告回來更精彩,讓我們稍後見!”

攝像暫停。

化妝師上來給眾人補妝、調整服裝。

眾人也喝水,稍作休息。

王思雨問:“準備了什麼彩蛋啊?事先沒說啊。”

主持人笑道:“我們準備了兩位神秘嘉賓,稍後跟三位一起接受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