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是盲目將溪流的水收取一空。

別看古代老人大字不識幾個,但他們看天吃飯的,自然能看天分辨出明日是否降雨。她趁著降雨前,將溪水收一空,對待見底的河蝦,她也收了小半。

於是,等雨過天晴,有小娘子和婆婆們來河邊洗衣裳的,看到河水見底,吃驚了下。旋即,看到下面的河蝦,連忙扔了髒衣裳,就去撈河蝦。

唐臧月甚至在臨走前,還和幾個極具迷信的老人,喬裝打扮了下,裝神弄鬼道:“雨過之後,上天垂涎,會將河底的魚蝦賜予你們,別一次吃完了,記得醃製起來。天下將大亂,這些將會成為你們傍身的東西。”

“那……仙人,天下大亂後,我們往哪兒逃啊?求仙人指條明路。”

唐臧月:“北方,現在的邊關,那裡將會燃起一顆紫微星,引領你們在以後安居樂業。”

即便她這番裝神弄鬼的說辭,有些人會不信,但不妨礙雨過之後,她前面的話得到印證啊!再多人不信,都得信了。

信天下會大亂,信邊關會燃起一顆紫微星。

這些話,別說是老百姓,就連縣衙也在流傳,不過沒起多少波瀾罷了。

古人講究根,在他們看來,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會遷移。

除了那經常走南闖北之人,沒有家的歸屬感,在聽聞民間一事後,早早收拾了東西,帶著妻兒老小去了北方邊關一帶。當然,這些都是極少數。

唐臧月將買的豆子和花生來到一處隱蔽的榨油坊,招了附近村子的壯勞力,來人工榨油。

因為是賣體力的活兒,工錢還是日結,每人每天得有三十文,來的人絡繹不絕,不過唐臧月都在事情鬧大之前撤,換個地方再榨油。

榨油坊的短工都好奇唐臧月這是要做什麼。

唐臧月給出說法:“民間不是傳言天下將大亂嗎?我趁機做好準備,沒準兒到時會大賺一筆。”

“掌櫃還真是……神算。”

讓他們說出“未雨綢繆”這麼文縐縐的話,他們也說不出來。

對於唐臧月的說法,有些人覺得這人是錢多了沒處兒燒,民間那些傳言,有幾個是真的?反正許多百姓不是親眼所見是不會信。

也有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錢拿就成。

小部分人警惕著,結算了工錢就去鎮上偷偷買糧,反正每天買那麼丁點,引不了人的注意。就當跟著大掌櫃學,即便以後亂世沒來,這些糧食也可以留著自己吃。

唐臧月見著什麼買什麼,大部分以油糧和烈酒為主,其次便是南方不要錢的溪流。還得邊散佈訊息。

勐泐去看過了,最後才是弱水。

弱水的高粱還未迎來種植季,不過上次採買的其他地方還有漏網之魚,皆被她買入空間。

走的時候,她還提點這些人:“高粱可以換低價糧,你們可以大量種植,要是世道亂了,來邊關,會有人收。如果沒亂,我會親自來收。”

那些人記下了。

唐臧月回到邊關時,已是開春化雪的二月份,邊關小鎮人心惶惶。要打仗的訊息已經傳遍街頭小巷。

唐臧月是夜裡到家的,剛抬手,就被蕭鍾陸拉開了門。

練武之人五感敏銳,唐臧月算是見識了。

蕭鍾陸掌著燈,燭光晃悠在她臉上,他才喜極而泣道:“祖母!你可算平安回來了!”

聽到動靜的蕭鍾離也跑了出來。

唐臧月對哥倆吩咐:“有吃的沒?弄點來正房。”

蕭鍾陸忙不迭點頭,“有有有。”

蕭鍾陸扭身就要去廚房,被蕭鍾離攔下,“還是我去吧大哥。”

想著自己廚藝的確不如二弟,蕭鍾陸便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