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什麼菇都有,燉肉燉菜煮湯啥的都可以提前泡幾個時辰,再加里面,就是泡完那水也可以添在平時吃的雜糧糊糊裡,能有個味兒。”

崔婆子笑眯眯的,“行,嬸子記下了。”

崔婆子想了想,當天就抓了一把海帶泡著,泡發的海帶量挺多,被扔進了湯裡。泡發海帶的水瞧著乾淨,沒浪費了,還可以拿來和麵吃。

湯是大骨湯。

鎮上近日出了一欄豬,崔嬸子買了幾斤肉回來醃製了可以吊橫樑上吃一整年,看了眼沒人要的大骨,想著可以燉湯喝,且聽唐大夫說營養價值高,也就狠心買了兩根回來。

大骨焯過水,鍋底抹油,炒巴炒巴兩下加熱水燉煮。因為加的水多,湯汁呈現淡淡的奶白色,又丟了海帶進去熬煮,最後才在撈的時候,將蝦米放盆地。

聞著很鮮。

端上桌後,得到男女老少的一眾好評。那盆底的蝦米也給崔婆子做主,撈給了孫子。

“奶,這是啥,嚼著真得勁兒。”

“奶,今天的湯好好喝,明日還能喝到嗎?”

崔婆子:“想得美咧,都是大骨熬的,那玩意兒,砸秤,骨頭上的肉還被剔得乾乾淨淨,咱又不能啃骨頭,只能吸吸骨髓吃。不過你們喜歡海帶和蝦米,過幾日奶豁了老臉上蕭家,用糧食換點回來打牙籤。”

“娘,別慣著他們,哪家人用糧食換這玩意兒?吃不飽,只夠解饞的。吃得一兩頓他們又該喊膩了餓了。”

這倒也是。

不過海帶和蝦皮確實味道不錯,隔幾日崔婆子又將目光放在幹菇上。

他們不是沒見過這種乾貨,城裡雜糧鋪子就有賣,但運輸成本高,賣得也高,尋常人家可吃不起。

崔婆子將香菇泡了一夜,等完全泡開後,第二日那泡香菇的水直接加在煮糊糊的鍋裡,代替了普通雪水。

之後,這泡開的香菇切成片,和著其他菜一起炒巴炒巴就行。

平時莊稼漢嘴裡寡淡,鹽都是按斤兩買的,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裡離海近,他們邊關與南邊相比,不用大量人力物力去採鹽礦,吃的都是海鹽。

就這,鹽除了醃製肉和鹹菜,其他時候也放得少。

糊糊吃著和平時相比有異常,家中機靈點的孫子一下就嚐出來了。

“奶!這糊糊里加的啥,味兒咋不一樣!”

崔婆子故作神秘道:“好吃吧。”

“好吃!”

“好吃就多吃點!等冬至,還有更好吃的等著你咧。”

“奶,冬至咱家包餃子嗎?”

“包,肯定包啊。”

……

這樣溫馨的畫面,向來與家花她們一房無關。

刨完碗底的糊糊,家花揹著妹妹快速回房,然後在牆壁上用一塊小黑炭畫了一筆後,扳起指頭數了數,逐漸露出笑容來。

門牙掉了顆,笑容有些漏風。

家花的爹,崔虎一進門就撞上這樣的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