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為了讓多疑善猜忌的天佑帝放心,杜家人走的十分乾脆,所有在京在外地為官為吏的族人全部辭官歸故里,回到了遙遠偏僻荒涼的雲州。

走之前把京城的宅子產業一併賣光,此後與京中的出嫁女和姻親故舊全部斷絕關係,生死不問,再無任何往來。

杜家從此再沒了前途可奔,族人只做富貴閒人混日子,老祖也成了閒雲野鶴,甚至迷上修行問道。

雖然天佑帝並未明說不許杜氏科舉,但是杜家人沮喪沉淪之後,雖然仍舊辦了族學,卻對子弟的學業放任自流,子弟也漸漸遊手好閒,安心做富貴閒人,有出息的越來越少。

幾代下來,也有天資聰穎喜讀書的,考中舉人之後也自覺放棄了科舉做富貴閒人,比如杜至謙,這也是他後來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投奔柴諾父子的根本原因。

葉婉雲出生在西南之地的葉氏家族,早已家族沒落人丁調零四處散居。

幸好其父善於打理庶務,母親出身商戶嫁妝頗豐,一家人倒也豐衣足食,只是不時要應付上門打秋風的親戚族人。

三歲時葉父葉母先後病故,又沒有什麼可靠的族親,只有奶孃林媽一家不離不棄,卻因為奴才身份無法對抗想謀奪家產的族人。

幸好還有一個嫡親的姑母,不但想方設法保全了家財給她做嫁妝,還把她帶到夫家肖氏家族撫養。

姑父肖文軒出身富紳之家,為人磊落大度,姑母待她如同親生,還有父母留下的財產,又有林媽一家照料,婉雲的日子還算舒坦。

可是姑父家中父母健在,與三個兄弟同居一府,還有兩個嫁得近的姐妹,人丁興旺族親眾多奴僕成群,這些人對婉雲這個孤女的想法和態度就很多很複雜了。

所以她從小就很有寄人籬下的自覺,再加上林媽的悉心教導,自幼便十分乖巧懂事。

在她七歲時肖文軒宦遊至雲州,金釵之年的表姐已經訂親,表兄學業不能耽誤,就隨祖父母留在族中,只帶著她與襁褓中的小表弟上任。

杜至謙的父親與肖文軒一見如故成為好友。

一個一身才華又沒有前程可以奔赴,一個遠離故交親朋常感寂寞無聊,就意氣相投時常相聚。

因為妻子常年病弱,杜父經常帶著獨生子杜至謙一起去肖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