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了四處遊歷的計劃在此定居下來。

小俊大概因為失去了記憶,又一直依靠他生活,對他和杜峰十分親近依賴。

本來要拜他為師,又年齡太小如同孫輩,他也不喜收什麼徒子徒孫,就沒有答應。

雲隱懂相面之術,雖然沒有周易八卦那麼精通,卻也能看出一些門道。

對他說小俊相貌主貴,有人中龍鳳之相,當自家晚輩精心教養就是,不要正式收徒子徒孫。

普通人承受不起這份責任,會反噬自身帶來磨難和禍事。

小俊就胡亂稱他為師祖,稱杜峰為師叔,雖然並沒行正式的徒孫之禮,道觀裡的人卻預設了他們的關係。

可惜的是雖然雲隱盡力診治,他也千方百計想喚起小俊的記憶,卻並沒有什麼作用。

只看得出他原本身體底子不錯,武功和騎射都有一些基礎。

經史子集策也經過正經的啟蒙,字也寫得不錯,握筆和走筆都經過認真教導。

飲食和生活習慣也天然帶著幾分講究,還有刻在骨子裡的不經意表現出來的舉止教養,一看就是出身良好。

再結合雲隱的相面術,他們也曾多次猜測過小俊的身世。

承宗帝父子漸漸逼近京城時,一些與他們有舊怨的宗室和權貴開始外逃,聽說其中就有子侄因意外下落不明。

長安城被破前夕,德安帝被太監縊死,五個兒子只逃走了六歲左右的三皇子成王。

其餘四子皆被人斬殺向新帝邀功,其中四皇子也正值五六歲的年齡。

後來成王的屍身和身份銘牌也被發現,承宗帝念及他們也是太祖子孫,就全部追封郡王葬入皇陵。

還有幾個誓死抵抗的宗室皇族,家中也有孩子或意外身亡或不知下落,年齡也與小俊相仿。

與這些或失蹤或死去(假死)的權貴子侄年齡相當,面有貴氣,教養良好,有人中龍鳳之相,天賦極高,這就是他們給小俊下的結論。

雲隱在京城周圍生活多年,機緣巧合見過不少宗室之人。

大周宗室因為一脈相承,大多數相貌都有些相似之處,小俊的相貌也能看出一些柴家人的特點。

因此他們猜測過小俊的身份是否與宗室有關,說不定就是其中哪個失蹤或者出意外、年齡又是五六歲左右的宗室子弟。

最擔心的是他可能是德安帝的哪個兒子中的一個,若是走漏訊息就是彌天大禍。

當今皇上怎麼也不可能讓身份特殊的“皇侄”復活,就是活著也必須弄死。

兩人越發謹慎小心,從不敢走露半點風聲,輕易不讓他見外人,也不再追問小俊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