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場有策劃的快閃活動,並且現場還加入了‘灑紅’這種環節,彩色粉末滿天飛,場面可以說是十分混亂的。

在這種情況下,兇手除了需要知道鄔美芳的相貌之外,衣著打扮也是一個重要的辨認條件。

可是偏偏那一天,鄔美芳因為不小心被人弄髒了衣服,臨時換上了在公園門口巧遇的夏世龍新給她買的套裝。

咱們從監控裡面也看到了,那天鄔美芳更換衣服前後,服裝風格和顏色各方面的差異都比較大。

那麼這種情況下,事先對鄔美芳並不熟悉的兇手又是怎麼準確快速鎖定目標並伺機下手的呢?”

“確實不容易。”霍巖想了想,也結合自己的經驗得出了結論,“如果是遠距離狙擊,還比較容易得手一些,畢竟可以早早鎖定目標。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兇手近距離下的手,而且從現場能找得到的監控畫面和手機影片錄影來看,兇手應該是一直埋伏在周圍不起眼的地方,等到目標出現之後,給快閃團隊發了開始的暗號,然後伺機靠近鄔美芳,對其下手。

因為鄔美芳半路被弄髒了衣服,到衛生間去清洗,更換衣服,所以服裝、髮型這些都有所改動,而一切發生的又很快,相當於兇手必須在鄔美芳進入視線範圍之內很快就發出快閃開始的訊號。

否則早了鄔美芳還沒到,可能會因為過於擁擠而改道,或者開始晚了,鄔美芳已經經過了那一處路口,錯過動手的時機。”

“是啊,這種需要非常精準把控的操作,如果是崔海春本人在現場指揮操控,可行性和成功率都比較高。

換成一個不認識鄔美芳的人,除非一路尾隨,但我們又可以肯定鄔美芳並沒有遭人尾隨。”寧書藝皺眉思索著,“就覺得這裡面有一些經不起推敲的環節,過於巧合。

包括這一次的收穫,有收穫固然是好的,但是那麼高檔的一個小區,如果說保潔有偷懶的情況,沒有做到每天清掃、擦拖樓梯間,這個我覺得是可能存在的。

但是從我們第一次去取樣到現在,如果說樓梯上有什麼油脂狀的東西,為什麼會一直沒有被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