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
張雁在介紹客人,一寧就按師父的要求,每介紹一個,他就看一眼,記住主要特徵和名字。
如此這般,張雁把大家介紹完之後,一寧也把名字差不多記住了。
但是,他仍然不見童軍。哦,他心裡清楚了,大家要喝酒,都帶了一個司機。童軍和司機們坐到一桌去了。
一會兒,宴會開始,上的是紅酒。
這麼大的圓桌,不上十個菜,不能敬酒,所以,旁邊站著的四五個服務員就給客人們分湯。何況廣東這地方,都是喝酒之前喝湯。
等大家喝了一碗湯,碩大的桌子上也擺滿了十來個菜,張雁站起說道:
“尊敬的師父,尊敬的會長、一寧先生,各位同鄉,今天到我這個山莊聚會,頓使雁莊四壁生輝,也讓我張雁榮幸無比。
我呢,口才不行,原來是個廚子。”
有人開玩笑:“現在口才很行。”
眾笑。
張雁接著說:“我口才不行,但帶出這班雁南籍廚師,做出的菜餚口味還行。所以,我先講這麼多,主要還是要請喬會長致正式的歡迎辭才行。”
眾人皆笑。
一寧在心裡分析,這個張雁聰明,其實他的口才不錯,但在自已的地盤上請客,就要讓會長出風頭。讓別人出風頭,這頓飯才有意義。
不然,你請客,風頭全由你出,你等於沒請。
喬會長站起來說:
“五月鵬城,和風從海上來,眾人相聚,大師從家鄉來。我等遊子,同聚一堂,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家鄉在遠方,大師在身旁。
師父在深圳已住半月,我提議,讓我們共同舉杯,歡迎師父和一寧下次再來深圳,讓我們再聆教益,如沐春風,幾番指教,活得更明白,更輕鬆。舉杯同祝師父好,一寧好。”
果然是當會長的,出口成章。
眾人舉杯,輕抿一口。
一寧也有了經驗,不再一口喝盡。
張雁說:“下面有請師父講話。”
掌聲四起。
師父站起,掃了一遍眾人。
這就是氣場。一寧想,我一定要學習,模仿到一點不走樣才行。
師父說:“三月離家,轉眼五月,人在粵廣,如在故鄉。承蒙鄉親,車接車送,衣酒飯食,無需操心,一體感謝,言之不盡。待後休息,師徒各獻一藝,以示感謝,寄意云爾。”
眾人拼命鼓掌。
有兩人沒弄明白,問後面幾句是什麼意思。別人告訴他們,就是師徒兩人會露一手。聽了的人歡欣鼓舞。掌聲又再一次響起。
師父舉杯,眾人齊舉。這一杯,一寧發現,大家竟一口喝了。
這酒桌的氣氛,我就不多描述了,要多熱鬧就有多熱鬧。老鄉見老鄉,說不完的話兒敬不完的酒。不過,今天的氣氛更加不同。
大家既熱鬧,又沒有拼命喝。因為,大家都渴望著下一個精彩的節目。
宴會人多,喝酒加吃飯,也花了一個小時。
張雁和師父耳語幾句。
師父點點頭。
張雁向一名服務員招招手。服務員點點頭,立即出去了。
一寧知道,下一場好戲,將在另一個地方展開,服務員肯定是去安排場地,喝茶擺位去了。
若知下一場精彩,請讀者吃了晚餐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