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冊立太子(一) (第2/2頁)
我在唐朝的一天300字 七月初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洛州總管屈突通,在楊堅、楊广部下,屢立戰功,曾是被遷為左驍騎衛大將軍的人物。李世民倘若立自己為太子,在他們這些隋朝舊臣的心裡,會更容易接受。
李恪現在其實對於太子之位不怎麼感冒,不是說他不想爭這個位子,而是覺得沒有必要。李世民剛登基為帝,作為一個剛到三十歲的君王,他年富力強,正是施展宏圖偉業的時候,立太子也是因為八月份的突厥突然南下,群臣們怕皇帝有所閃失,好有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而諫議冊立的。
所以,這個時候的太子除了名聲響亮,地位尊崇一點之外,沒有什麼好處。唯一的一點好處,就是有東宮六率幾萬兵馬在握。但李世民是一個雄材偉略的皇帝,他的皇位就是透過政變才得到的,在他在位的時候對於軍權是十分看重的。
所以,東宮六率只能拱衛皇城,對於征戰沙場是沒有一點實質的幫助。反倒是住在東宮的人會因為這個位子而感到如履薄冰,整日提心吊膽,處處提防著別人,生怕自己稍有閃失遭致太子之位不保。
所以,現在的太子之位簡直就是一燙手山芋,強敵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就是給李恪他都不敢要。並且他知道,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留給他準備的時間相當充裕,沒必要自己爭到太子之位後,做起事來又的縮手縮腳的。他正好利用這個機會,給李世民留下一個他不跟兄長爭的印象,同時也為將來能夠成功壓制李治資本積累一些資本。
就讓李泰去跟李承乾鬥吧,等李泰逼李承乾造反之後,就該是自己出手的時候了。李恪心裡如此的想著。
封德彝看著李恪表情,見他對自己在太子之爭中的被動局面不曾慌亂,心裡一陣疑惑,隨即又高興起來。他知道李恪心裡一直惦念著這個位置,現在他的舉動,分明就是將內心的焦急情緒隱藏不表現出來,這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所具備的品質嘛。封德彝歷經三朝臣子,對於帝王之術很是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