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聊了一會天,爸媽和大部隊就到了。

胡先煦紀阿姨見到林雨熙爸媽和家中老人,立馬站起來一一握了握手。

一行人寒暄一會,林爸就招呼眾人入座了。

爺爺是個熱情好客的,主動問起了胡先煦是做什麼的,咋認識自己孫女的。

“老爺子,我平時做點小生意,也是偶然的機會認識你家雨熙的,這兩天正好來這邊看望好友,知道了雨熙雨妍的升學宴就不請自來了,來湊個熱鬧,哈哈”,胡先煦對林雨熙家裡人挺尊重的,在老人面前會把自己處在晚輩的位置。

“人多了才熱鬧了,好好,咦,俺家這兩孫女啊真是不錯,學習好的很,這農村教學條件差,考上大學的不多,這俺家一出出兩個,出息了,有面子了啊”,老人說著說著就激動了,自己這一輩就自己一個,爹孃早早的沒了,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捱了多少欺負才過來的,現在老了老了,日子越過越好了。

“你們家孩子都優秀,老人家福氣都在後頭呢,”紀阿姨說著安慰的話。

其他親戚,朋友,本家的人都在邊吃邊議論,都在猜測這兩位氣質不凡的人是幹什麼的,身邊竟然還跟著保鏢,肯定是大人物啊,這齊陽家是走了大運了,孩子優秀,家裡又有錢,都在想著以後看能不能跟著喝口湯,沾沾光。

飯後,林雨熙讓飯店上了從空間拿出來的水果,有西瓜,葡萄,桃子,火龍果,每桌放兩盤切好的水果,讓他們也嚐嚐。

結束之後,林爸林媽還給每個人包了一個紅包,不多,就二百塊錢,但寓意是好的。再說辦升學宴可不是為了收禮,而是為了分享喜悅。

林雨熙跟林雨妍陪著胡先煦夫婦在縣城家裡住,林爸林媽陪著眾人回去。

這天風和日麗,立秋之後,早晨已有絲絲涼意了。

紀阿姨提出想去鄉下看看,她還沒怎麼去過呢,挺好奇的,林雨熙當然是滿足啊,就提前給爸媽說把家裡再拾掇拾掇。

林雨熙開著車,副駕駛坐著胡先煦,後排坐著紀阿姨和林雨妍,胡先煦的保鏢單獨開一輛車。

“在大城市時間長了,見慣了高樓大廈,猛一看這鄉間小道還別有一番風味呢,那個植物是什麼”紀阿姨變成了好奇寶寶模式。

“那個是玉米,現在還不到掰的時候,旁邊那個矮的是花生”,林雨妍給解釋著。

“我們這邊呢,是蔬菜開發區,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菜,老百姓也是靠著這幾畝地過活,雖然掙不了太多,但不至於遠離家鄉去打工,家門口也有工廠,年輕人農閒時會去工廠掙個過節錢”,林雨熙說著老家這邊農村老百姓的生活模式。

“我們村的路不太好,可能會有點顛簸,我打算等這邊農閒時捐錢修路呢,現在車來車往的不太方便”。

“捐錢修路?這邊政府不管嗎?”紀阿姨有些疑問的說著。

“現在國家還沒開啟村村通工程的呢,哪管的過來啊,那麼多村子,當地政府也申請不下來多少錢的”。

“熙丫頭,既然捐錢修路,服務老百姓呢,叔叔阿姨也出一份力,我們捐200萬”,胡先煦雖然沒吃過太多苦,但心地善良,為人也大方,公益也沒少做。

“那雨熙就在這替謝謝叔叔阿姨了”。

“紀阿姨,前面路左邊那個房子就是我家,”林雨妍給介紹著。

“以後國家搞拆遷後,離城市近的農家小院就消失了,到時人們可能就會感慨,最幸福的是城裡有房,農村有院了”,林雨熙想想再過幾年國家搞的大拆大建,一夜暴富,普通老百姓財富突然太多了就飄了,出軌的出軌,離婚的離婚,想念自家的小院,想念院中的小樹花草,又不得不住在質量堪憂的安置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