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總!”

幾乎是在常浩南進門之後的第一時間,就聽到面前不遠處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

循聲望去,那裡正扎堆站著好幾個一身西裝的人。

其中就包括跟常浩南已經非常熟悉的410廠技術部部長鍾世宏。

“鍾部長,好久不見。”

常浩南走上前去,跟對方握了握手。

“常總,世宏同志現在可是已經升任黎明發動機公司(就是410廠這時候的正規稱呼)的副總經理了。”

旁邊有人用略帶幽默的語氣打趣道。

“哦?那確實應該改一下稱呼。”

常浩南也笑著回應。

聽到這句話的鐘世宏趕忙擺手:

“不用不用,這還不都是沾了常總的光嘛,要是沒有這麼多渦噴14的訂單,沒有精工計劃帶來的質量提升,別說升職,我那個技術部部長都快要沒臉繼續幹下去咯。”

“常總您還是叫我世宏同志,或者鍾工就好。”

在見面之後的簡單寒暄之後,鍾世宏也向常浩南介紹了他旁邊的另外幾個人。

“這位是劉永全同志,之前一直在606所負責對第三代渦扇發動機的專案預研工作。”

首先是剛才第一個跟常浩南搭話的那位。

此人只看面相應該也就三十歲左右,但一個光頭在人群中極為顯眼,而且直接把整個人的氣質增加了少說十歲。

“常總您好。”

劉永全也收起了剛剛玩笑的語氣,雙手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去年渦噴14改進的時候,我就對您的名字有所耳聞了,尤其是您提出來的,對高壓壓氣機葉珊內部進行流動控制的方法,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最近這大半年,我在大展弦比葉片彎掠設計方面也進行了不少研究,等一會就要在會議上做報告,還希望能請您指點一二。”

顯然,這位也屬於受到過後者影響和啟發的眾多研究人員之一。

“聽起來,劉工對我去年的工作很瞭解嘛。”

常浩南本人倒是有點意外,畢竟鍾世宏介紹說對方一直負責渦扇10的預研,但是他對於自己在渦噴14專案中具體工作內容的瞭解程度,又像是親自參與過一樣。

“說來慚愧,一開始聽說過您的名字之後,就趁著你們開會的功夫,偷偷混進去旁聽了幾次,當真是受益匪淺。”

劉永全有點尷尬地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回答道。

儘管科研單位不像是過去的行會組織那樣搞師徒制傳幫帶,但這種事情就像你沒經過允許就去參加別人課題組的組會一樣。

雖然不違反什麼規定,但要是遇到對這方面比較敏感的導師(尤其是材料科學方向的),還是會不太高興。

脾氣爆一點的都有可能直接趕人。

當然常浩南肯定是無所謂,他巴不得自己在上面講解方案的時候,能讓整個航空工業系統的工程師都能同步聽見。

還有一個人常浩南之前有過一面之緣,430廠的技術部部長張振華,現在負責國產化渦扇9的生產工藝部分。

除此之外,還有從冰城、築城、蓉城、建寧等地趕過來參會的工程師。

大多數都跟張振華還有鍾世宏一樣,屬於生產單位的技術人員。

“這次開會,從基層管理到技術骨幹,我們廠一共派了將近50個人過來。”

在介紹完身邊這幾位之後,鍾世宏又指了指正在進行開幕前最後準備工作的會場內部:

“還有606所差不多來了三四十個,430廠也差不多,總之常總您的號召力是真的可以,我還從來沒在同一個會議上見過這麼全的廠所,就連冰城122廠,還有瓷都372廠這些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