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拿去撈錢,那簡直要虧炸。
另一方面,這個專利也是他對這次抗洪救災做出貢獻的證明。
哪怕從功利一些的角度考慮,註冊專利之後再去免費授權給參與本次救災物資生產的企業和工廠,給他帶來的影響力也要高於完全不聲不響。
所以,在把兩份設計圖交到國防科工委的當天,常浩南就提過有關這兩樣東西的專利問題。
當然,膨脹袋裡面裝的澱粉基吸水高分子聚合物不是他的成果。
好在這個也可以換成其它性質類似的吸水材料,所以不會影響專利的有效性。
不過幹了兩輩子研究的他太清楚專利局的工作效率了。
三個月審過算快的。
所以在那之後也就沒太關注這個進度。
反正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還有“息壤”造成的影響力,完全不用擔心會過不去。
但這才一星期左右的時間就已經走完了全部流程,簡直讓常浩南感到震驚。
曹剛純的回答非常直接:
“我和老丁出面,直接聯絡了國家科委,讓他們加急處理的。”
常浩南瞬間瞭然。
這功夫華夏專利局還是一個由國家科技委代管的機構,並不是後來的g直屬單位,所以直接受宋建領導。
有這層關係在,效率自然飛快。
而在確認過專利檔案無誤之後,常浩南當即說出了自己準備出一份免費授權的想法:
“曹部長,丁主任,考慮到防災搶險專用物資的特殊性,我也不準備發這個國難財,所以想做一個附帶條件的授權宣告。”
“華夏大陸範圍內的所有企業和個人,都可以免費使用有關‘息壤’防洪加固套件的所有相關專利,但條件是不能透過這一專利牟利,否則還是要照常交納授權費用。”
聽到這句話之後,曹剛純的眼神一亮,而丁高恆則是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表情。
後者早就料到,以常浩南的性格,註冊專利肯定是為了方便自己搞免費授權。
所以他之前就已經想好了後面的事情:
“小常啊,專利授權宣告的事情不要急,我先報到上面去,到時候可能需要你配合一下宣傳部門的工作,到合適的時機再公佈出來。”
人活一世,高尚也好庸俗也罷,總歸是有點追求的。
現在常浩南已經擺明了他這一波要的不是錢,那顯然是在其它方面有想法。
至於具體是什麼方面,倒也並不難猜:
“不出意外的話,除了等到抗洪結束之後的專項紀念榮譽之外,明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應該也少不了伱的一份。”
“那後面的事情,就麻煩二位領導了。”
常浩南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
這功夫,最高科學技術獎還沒有設立,因此他可能符合條件的,就只有一個技術發明獎。
而這一獎項的評獎原則,除了顧名思義的必須是前人尚未發明的技術以外,還有另外兩項。
分別是“先進性和創造性”以及“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息壤這套裝置,真要論先進性,那常浩南摸著良心講,其實也就那樣。
主要是一個思路問題。
跟諸如“秈型雜交水稻”、“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小麥高產、抗鏽的優良種質資源”這些獲得特等或者一等獎的成果比起來,多少差點意思。
因此就只能在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上下功夫了——
我把自己的成果拿出來,幫助國家渡過這麼大一個難關,你總要相應地表示一下吧?
只不過大家都是體面人,有些東西沒必要說得那麼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