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站著超算中心一名負責行政的老師。
“常主任,外面有人找。”
一般來說,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外人是不能隨便進到機房區域的,所以需要人來通報。
而能讓對方在這種會議當中直接進來,顯然不可能是隨便什麼人。
還是得下去看看。
好在整個報告裡面真正有價值的內容都已經結束,至於收尾那部分麼……
不講也罷。
於是,就在他起身並宣佈會議暫停一段時間之後,臺上的孫惠中幾乎瞬間就被幾個從剛剛開始就躍躍欲試的人圍住了。
“孫工,您覺得我們這個軟體在使用者介面上是否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您覺得新的全自動網格劃分方法好用麼……”
“我們在軟體中附贈的技術指導手冊是否全面……”
“您在設計時選擇了哪種多目標最佳化策略……”
耳邊接連不斷響起的問題搞得孫惠中頭大如鬥,好在常浩南在離開會場之前沒忘記讓這些急著就自己所涉及的模組提問的工程師們排隊,這才讓前者有時間一個個問題做出回應。
“呼……原來常主任每次開會之後面對的都是這種場面麼……”
終於鬆了口氣的孫惠中這樣想道。
另一邊,正離開會議室的常浩南從口袋裡掏出手機看了一眼。
不出所料,有好幾個未接來電。
剛剛開會的時候他調了靜音,於是都沒接起來。
看來對方是因為一直沒聯絡到他,所以只好直接找上門來了。
這樣想著的功夫,他已經來到了位於超算中心一層門口附近的會客室。
裡面正坐著幾個人。
為首的一個,常浩南竟然還認識——
正是幾個月前他剛剛獲得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之後,來京航給他做專訪的那位央視女主持。
見到常浩南從門口走進來,對方几人也隨即站起身。
“這次見面,應該要叫常主任了,下午好。”
二人握了握手。
哪怕倪平經驗豐富而且早有準備,但真正再次面對常浩南的時候,還是免不了在心中感慨。
別人可能不知道後者的真實年齡,但她是清楚的。
畢竟就在區區三個月前,對方的身份還是京航大學的一個本科生來著。
現在算算時間,也就是剛畢業不久,結果竟然就已經開始擔任科研領域的領導崗位了。
簡直離譜,坐火箭升的都沒這麼快。
“倪女士,幾個月不見,您還是光彩依舊啊。”
常浩南現在面對這種場景也算是稍微習慣了一些,知道眼下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岔開話題:
“不知道我這次有什麼地方能幫上忙的?”
“接到了上面的要求,要給您再做一個專訪,主題是關於您開發出的那套抗洪救災裝置,所以只好再過來叨擾一次了。”
倪平在“再”這個字上加了重音。
確實,哪怕放在整個央媒的歷史上,也很少會在三個月時間裡給同一個人專訪兩次,而且還是因為完全不同的事情。
儘管常浩南這次做出的貢獻確實不小,但這麼快就連官方宣傳都能給安排上,恐怕離不開丁高恆和曹剛純二人做的一些工作。
對於已經有過一次類似經歷的常浩南來說,做訪談這種事情已經算是輕車熟路了。
而且再次面對鏡頭,他也沒了一開始的那種緊張感。
“那我們這就開始?”
常浩南順勢坐在倪平的對面。
“這次您可能要出一下鏡,所以要先簡單化個妝,否則臉會很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