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息壤”的模組化防洪加固套件抱有了巨大的期待。

由於鄂省的受災情況更加嚴重,大部分本地工廠都無法維持穩定的生產,因此供應到這裡的防洪裝備,有很多都是川陝兩地生產的。

情勢緊迫之下,總指揮甚至直接下令,調動了陸航部隊的兩架直升機,趁著雨勢較小的時候,把一批臨時趕製出來的裝備運到了江陵。

而他本人隨後也跟著這批裝置直接來到了大堤附近。

“黃團長,新到的裝備你們試用過了麼?”

見到滿身溼透的黃林群之後,總指揮的第一句話便開門見山。

“正在試,那個膨脹袋的效果跟說明書上一樣,泡過水之後馬上就會變得跟沙袋差不多,我們現在的解決方案是在外面套兩層不透水的塑膠袋子,戰士帶著下去找到需要封堵的位置之後,再把塑膠袋拆開。”

總指揮點了點頭。

看來短短半小時的功夫,前線單位已經因地制宜地開發出了適合自己的新用法。

接下來,就是看最終的效果了。

也就是黃林群這邊話音剛落沒幾秒鐘的功夫,便有一個人從水面以下鑽了出來。

“團長,有效果,有效果!”

“再把那個袋子給我幾個,最多再下去兩次,就能完全堵住!”

由於沒吸水之前的袋子一個人就能帶上近十個,反而是在下水之前要進行頗為複雜的二次處理,還要確保密封性,因此現在壓力反而來到了留在岸上的人這邊。

“黃團長,現在需要下水的人數少了這麼多,是不是可以把潛水裝具利用起來?”

總指揮抹了一把頭上的雨水說道。

“已經讓人去取了,之前封堵一個泡泉口需要一個排的戰士,區區幾套裝備根本不頂用,但現在下去三個人就夠,裝備保障也就能跟上了。”

僅僅二十分鐘後,幾名負責潛水的戰士便完成了全部任務,順利登岸。

很快有人拿來了毛毯和熱水。

“之前連炊事班和後勤科的人都要下水,現在壓力小了,我就讓他們回去負責本職工作,搞好後勤也是戰鬥力的保障嘛。”

黃林群注意到了總指揮看向那邊的視線,順勢開口解釋道。

後者直接邁開步子走了過去:

“走,去看看剛上來的英雄們。”

眼見著黃林群和另一個目測身份就不低的人走過來,正在一塊雨布搭成的棚子下休息的戰士們紛紛站起身。

眼尖的總指揮會注意到,幾個人拿著水壺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他最終沒有開口說話,只是看了一會,然後轉過身去。

“多好的戰士啊……”

總指揮摘掉眼鏡,用衣角擦了擦,語氣感慨地說道。

“是啊,我們團還有一個瓊省招過來的戰士,本來是富家子弟,託關係當的兵,結果上堤之前交給我一張入黨申請書,然後就再沒下去過,連續好幾天都負責潛水作業。一直到剛才,我實在擔心出問題,才把他留在岸上,負責給那些膨脹袋做密封,這才讓他沒鬧著繼續下水……”

軍隊是個大熔爐,最鍛鍊人的地方。

“把表現突出人名字記下來,要宣傳出去,大力宣傳出去!”

總指揮重新戴上眼鏡,然後快步轉身離開。

在看過現場的情況之後,他最終堅定了繼續維持不洩洪的決心。

以及,新型防洪裝備的生產工作,必須加急!

……

遠在京城的常浩南自然沒有辦法也不可能親臨抗洪現場,但得益於技術的進步,他還是可以在帶著孫惠中搞dsi進氣道設計的同時,透過電視看到很多搶險救災的現場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