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打斷林旭安排的路線,他想看看對方到底準備玩點什麼。

但後者也沒有什麼拖延時間的打算,在流利地介紹過江重的歷史之後,就直接把常浩南他們帶進了生產區域。

江重雖然名字叫做“江城重型機床廠”,但其實業務範圍早就已經不侷限於造機床了,所以相關裝置極為繁雜,如果不是他之前在112廠和410廠呆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甚至還特地跟410廠的技術部長鍾世宏學習過一段時間,恐怕真走進來,也是突出一個眼花繚亂。

“我看常總是搞研究出身,以前來過咱們這種傳統行業的工廠麼?”

在換衣區的時候,林旭似是無意地問了一句。

“沒來過規模這麼大的。”

常浩南給出了一個語焉不詳的回答。

“這裡是機床的總裝車間。”

穿上工裝戴好安全帽之後,眾人來到了第一個車間。

讓常浩南有點意外的是,這裡面並沒有他想象中那種一片混亂甚至顯出破敗的場面。

儘管以一個重生者的角度來看,這座車間的佈置還存在諸如原料區和半成品區分類不夠清晰、物流線交叉嚴重、物料搬運距離過長且存在路線重複等問題,但就一座90年代中期的工廠來說,這不算是什麼值得指摘的事情。

唯一的問題是,在這裡工作的工人數量有點少,導致整個車間冷冷清清的。

“您想要購買的超重型數控立式銑車床,我們廠對應的型號是ckx53160-1,16米級別,過去曾經給桂省和湘省電力部門製造過兩臺,我們手頭有一臺客戶違約棄單的半成品,現在訂貨的話,最快明年上半年可以交貨。”

“林廠長,你們這個主打產品的效能應該相當不錯了,有這麼高的技術水平,怎麼我聽你剛剛的意思,廠子效益還上不來啊?”

“嗐……技術水平高啥啊,我這個人向來有一說一,不向組織上隱瞞情況。”

說到這裡,林旭無奈地嘆了口氣:

“像這幾種拳頭產品,都是我們把一些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給集中起來,搞生產承包,責任落實到人,用手工作坊的模式一點點搓出來的,否則都有半成品了,哪還需要大半年的時間工期呢?”

“但是這種整法說穿了就是搞生產大會戰,產量少了還行,根本沒辦法用在量產的東西上面,再加上現在老師傅退的退走的走,平時還有人去外面接點私活,新的年輕人心浮氣躁又不願意學手藝,就連這種精工作坊的效率都越來越低了。”

“常總您也是理工科出身,知道現代工業講究的是個標準化生產,像我們這樣精耕細作,每臺裝置成本算下來比進口的都高不少,質量也就跟人家差不多平齊,您買的這種機床進口困難,所以還有銷路,其它一些能從國外買的,根本就沒人來找我們,現在這個車間,已經是我們廠使用率最高的地方了。”

“那伱們有沒有想過透過一些辦法提高管理水平?讓這麼大個廠就這樣荒廢下去,實在有點可惜。”

常浩南化身捧哏,恰到好處地接了一句。

“當然想過,實際上,這也是我擔任廠長這幾年來最主要的工作。”

林旭說著把常浩南幾個人帶到車間外面,這裡有一間小屋子,裡面貼滿了各種宣傳畫。

“我們參考從國外引進的iso9001質量體系,加強企業質量管理模式的最佳化,甚至專門請了日本來的專家,在全廠範圍內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讓每個員工,而不只是質檢部門參與到質量管理工作中。”

“除此之外,還引進了目前國際大企業最流行的6sigma理論,將顧客、過程管理和改進中利用資料作出客觀的評價,利用數理統計中的標準差實現資料作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