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得改成周更甚至日更……

但是專案進度報告又不是寫網路小說,真要是每天交一次,那無論寫的人還是看的人恐怕都受不了。

所以,儘管距離上次看報告才過去一個多月,但丁高恆已經有點迫不及待想要催更了……

常浩南最近雖然不在盛京,但對於專案進度還是日常關注的,因此自然是對答如流:

“不光風扇和壓氣機,各個大部件的單項設計基本都已經結束了,現在海總正帶著整個專案做全機整合,順便根據不同子系統之間的匹配情況進行微調。”

“就正常的專案進度來說,下一步應該是對各部件進行部件級的效能測試,但因為渦扇10是設計和生產兩頭同時進行,所以在那之前,還得等黎明廠那邊對這次使用的大量新工藝進行協調和測試。”

“你們這進度,簡直日新月異啊……”

饒是丁高恆早有心理準備,也還是對這個效率感到咋舌。

要知道現在距離常浩南走馬上任渦扇10的總設計師才過去不到一年功夫,紙面設計工作就已經進入尾聲了。

擱在過去,立項之後一年也就是能把技術方案定下來,具體的設計工作都輪不到開始……

“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參與專案的同志來自很多不同單位,所以花了一段時間適應,效率稍微低一些,後來大家的工作方法匹配起來,進度自然就會快起來。”

“另外,一些從小院所過來的同志,底子可能稍微差一些,但工作非常努力,進步也很快,有的最開始只能跟著做一些邊角工作,現在都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常浩南還是那套老辦法。

面對讚賞,首先誇獎自己的手下。

這樣句句不提自己,但句句都是自己。

丁高恆張了張嘴,但又覺得自己在技術上實在沒什麼能插上嘴的地方,於是只好轉而問道:

“那現在還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困難沒有?”

“之前開會的時候,上級今年給航空產業批下來的經費預算將近去年的兩倍,在錢這塊可以比過去稍微寬鬆一點。”

“有這麼大方?”

常浩南也是一驚。

對航空產業加大投入,倒是不算出乎預料。

畢竟這兩年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給上級的信心反饋非常及時且充分。

但增加撥款這種事情,一般突出一個細水長流——

哪怕每年增加20%,也只需要不到4年就能翻一番,其實是相當恐怖的速度了。

這種一年直接翻倍的事情,他上次聽說,還是重生之前半導體產業剛被制裁那會。

丁高恆臉上露出些許笑意:

“按照上級的原話,是誇獎咱們國防科工委,尤其是航空工業系統‘極大地提高了華夏的國際地位,改善了國家所處的國際環境’。”

“這個評價的分量,小常同志,你應該心裡有數啊……”

常浩南茅塞頓開。

顯然,這已經不僅僅是技術或者國民經濟的問題了。

而是直接被上升到了國家尊嚴的層面上。

自然也就不能按照常理來判斷。

“別的不提,光是我國在入世談判裡面說話的分量,都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

丁高恆又繼續補充道:

“之前咱們的談判主要是一對一進行,而且勢單力孤,基本上就是隻能靠這12億人的市場來跟別人談條件。”

“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一些歐洲國家,也開始公開表態,說期待我們能夠更早進入世界貿易體系,對貿易全球化程序做出貢獻。”

“這種表態,對於本身態度就已經有所鬆動的美國來說,也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