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會有錯.”

常浩南點了點頭:

“因為對於大多數工業品,真正可靠的檢測手段都是破壞性檢測,因此只能對樣品進行抽檢,而這個過程裡面的操作空間就實在太大了.”

“很多供貨合同都是持續幾年甚至更長時間,抽檢也都是按照週期進行,他們完全可以在檢測週期進行正常交付,而在其他時候則以劣質產品充數,這麼一來就算偶爾出事,也可以用工作失誤之類的理由搪塞過去,不會引起大範圍的懷疑.”

“我們這一次,算是計劃之外的突然襲擊,所以查出來了不少有趣的結果.”

“要是這樣的話,我得馬上把情況彙報上去.”

丁高恆已經有點坐不住了:

“這些年來日本企業跟我們的業務往來非常頻繁,其中很多都涉及到最上面直接牽頭的重大專案.”

“就拿小常剛剛舉的幾個例子來說,住友金屬,是三峽工程二期引水裝置的結構鋼材供應商,而且是要澆築到壩體內部永久使用的結構、三菱汽車大量供應解放軍通勤和指揮車輛的整車和零部件、日立化成是我們國家積體電路的核心供應商之一,前幾天跟科技委宋主任聊天的時候,他還說國內新建的半導體產業園要引入他們的技術……”

看到一副心急火燎樣子的丁高恆,常浩南就知道自己今天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他剛才之所以專門點名那幾家企業,就是瞅準了對方在華夏這邊的地位,以引起足夠的重視。

不光是丁高恆的,還有更上面的。

畢竟,這個事情的波及範圍實在太廣。

日本企業在華耕耘十幾年,再加上長時間潛移默化地輿論灌輸,其背後的相關利益集團甚至要比之前的航空產業規模更大。

說日企造假,對於某些人來說無異於信仰崩塌。

因此,如果只是科工委一家搭臺唱戲,難保不會遇到什麼阻力。

“丁主任,這件事情,要想達到最好的效果,咱們得分兩步走,配合著來.”

常浩南的一句話,倒是讓丁高恆的心態平靜下來:

“你有什麼計劃?”

根據他對常浩南的瞭解,這種時候,一般說明對方已經有想法,甚至有成熟的方案了。

“一方面是在國內,尤其對於重點專案進行排查,加大對於日企產品的抽檢力度和頻率,蒐集並保留證據,發現有問題的,暫時不要打草驚蛇,儘量拖住對方,同時尋找備選的供應商,儘量減少對於專案進度產生的影響.”

“另一方面,我們火炬集團最近接了幾個跟歐洲合作的業務.”

常浩南稍稍調整姿勢,並露出了一個笑容:

“我知道nsk集團在英國斯通豪斯有一家專營航空航天相關業務的分公司,目前正急於開拓歐洲方面的高階市場,我想,只要在專案裡面稍微引導一下,就不難讓歐洲人去使用他們的產品.”

“他們這種規模的造假,不可能單單針對華夏市場,我可以特地提高對零部件效能的要求,讓nsk無法直接利用現有產品供貨,再讓國內的軸承集團事先做好準備,在那個節點上‘恰好’推出符合要求的型號.”

“到時候無論nsk是直接造假,還是跟這次一樣從咱們國家採購然後再貼牌轉賣,在敵明我暗的情況下,證據都不難獲得.”

“等到那個時候,再把這些事情一股腦全部曝光出來,就像波音-麥道併購案那樣,跟歐洲人一起,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說到這裡,他一隻手緊握成拳,重重敲了兩下桌上堆疊起來的材料:

“這些東西,就先留作罪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