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 (第2/3頁)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txt電子書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報,聯絡化學工業部,讓他們給全國範圍內的化工企業下發通知,一定要把這種材料給找出來!”
這場會議的目的本來也是為了解決132廠面臨的內澇風險,現在常浩南既然已經提出來瞭解決方案,那自然也沒必要繼續幹耗下去。
“小常,那個膨脹袋和鋼製板架的設計出來之後,一定要第一時間聯絡我,等會我就去通知軍工系統內的被服廠和機械加工廠,讓他們隨時準備轉產。”
丁高恆的反應雖然沒有曹剛純那麼激動,但從他比平時快得多的語速中,也能聽出幾分迫切。
“老曹。”
懷國莫從後面站起身,叫住了已經帶上帽子準備回去部署任務的曹剛純,把手裡面的一張紙遞給了對方。
他是交通大學化工系出身,雖然已經有些年沒參與過具體的化工專案,但過去學的一些基本功還沒忘,剛剛一直沒開口就是在根據常浩南描述的材料性質反推可能的成分和合成路線:
“根據我的分析,小常同志提到的那種材料應該是某種以丙烯酸或者丙烯酸鹽為原料之一進行交聯聚合的產物,你可以告訴化學工業部,把重點放在這個領域的化工企業裡面。”
“好。”
曹剛純接過那張寫滿了元素符號和化學結構式的紙。
炮兵專業畢業的他並不能完全看懂,但這不重要。
隨著這間會議室裡面的人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一條條命令有條不紊地向全國各地發出,與正在全國各地集結待命的解放軍戰士們一起,準備對抗這場擺在面前的天災。
龐大而精密的國家機器,開始在關鍵時刻展露出它的偉力。
哪怕,只是一部分。
當天晚上,位於長江、嫩江和松花江沿岸地區的幾十家軍工廠就收到了從上級單位發來的指示,讓他們立刻進入生產動員狀態,隨時準備轉產一種由高強度化纖為原料的多層密封袋,以及一種尺寸在2-3米之間、可以由螺栓快速組裝的鋼製結構架。
稍晚些時候,這些地區範圍內的紡織和鋼鐵企業也接到了類似的通知,要求他們暫停手頭的訂單,優先向附近一批已經常年沒有太多生產任務的軍工廠提供原材料。
第二天清晨時,贛省和鄂省附近的陸軍航空兵部隊接到命令,要求他們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起飛,對當地的受災情況進行航空偵察。
12個小時之後,一個來自浙省大學的課題組在鄂、陝兩省邊界放飛了一艘攜帶通訊中繼裝置的平流層飛艇。
也就是一個半月以前,在瓊省南部負責為執行築堤行動的海軍航空兵飛機提供通訊中繼的那艘。
……
第三天,連著熬了兩個晚上的常浩南把防洪膨脹袋和鋼製結構架的詳細設計方案交到了丁高恆的辦公桌上。
科工委辦公廳的相關同志早已經等在這裡,他們將會在最短的時間裡把設計方案制定成生產標準,並下發到早已準備就緒的各兵工廠手中。
“丁主任,我說的那種材料……”
常浩南這幾天並沒有太多時間關注外面發生的事情,所以還對此有些擔心。
“已經找到了。”
坐在旁邊的懷國莫從桌上拿起一份報告遞給常浩南:
“昨天夜裡,化學工業部收到了從浙省柯城一家化工廠遞交上來的報告,表示他們曾經在無意之中將澱粉、丙烯酸和交聯劑加入到一起,經過接枝聚合之後加鹼分解,生產出了一大批純度不夠,但吸水性很強的廢品,為了處理那些東西還頗費了一些功夫。”
常浩南接過報告,快速掃了幾眼。
他沒有太多化工相關的知識背景,但結論還是能看懂的。
吸水能力大概在1000:5-1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