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幾種不同的表述方法分別嘗試了幾次,發現如果所有的開發過程都由自己來完成,那要用的科研點數實在太多,所以最後還是選擇只讓系統指導自己完成其中最有挑戰性和開創性的部分。

“沒問題,這也正好是我所擅長的部分。”

林國範已經露出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

“另外,全國範圍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很多地方都要實地考察,我可以先把秦嶺地區秋冬季的環境因子確定下來,保障你們的定型工作不出問題。”

182廠所處的南鄭就位於秦嶺地區,並且秋冬季也是機翼結冰最高發的時段。

“呃……那再好不過了。”

剛剛常浩南說到興頭上過於放飛自我,差點忘了給運8f和運8j定型的事情已經要火燒眉毛。

也虧了林國範還記著182廠這邊的需求。

“至於祝教授……”

祝蘭是一個並不在計劃之內的外援,所以常浩南思考了一下才繼續說道:

“除了膨脹或者加熱這種主動除冰手段之外,讓物體表面更不容易結冰也很重要,所以我想測試一下,具有不同表面結構和粗糙度的材料,在防冰能力上具體有什麼區別。”

“沒問題,正好我們目前正在研究固體表面柱狀和半球狀微結構對液體浸潤性的影響,一些思路和結果完全可以運過來。”

“很好。”常浩南站起身來,同時做了個深呼吸:

“那我們就馬上開始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