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

“什麼論文?”

領隊拍了一下名叫郭林的工程師的肩膀,試圖讓語氣中帶上一些威嚴,但臉上止不住的笑容卻讓他的努力泡了湯:

“別賣關子了,快點說!”

好在後者也不是沒輕沒重的人,還是很快給出了更進一步的解釋:

“那是之前我們在跟機電二局搞霹靂11和雷達配合時候的事情了。”

“這些年霹靂11的一個問題就是視線角速度率訊號提取不準,還有彈機距離越遠,直波雜散訊號越嚴重,到20公里外都探測不到回波訊號。一直到去年年末的時候,二局的一個同志看到了一篇發在國外期刊上面的演算法論文,用那裡面的理論更新了濾波方式才解決的這兩個問題。”

“當時我們14所就發現,對於某些特定的欺騙式有源電子干擾,跟蹤波門內出現多目標回波之後,同樣可以利用那個濾波方法對原回波和新增回波進行處理,再把兩個處理結果與原記憶的目標運動資料進行對比,就能判斷出真實目標。”

站在對面的少將被這段話裡面的一大堆專有名詞搞得有些發懵,不過好歹是空軍軍官,像是濾波、回波之類的東西還是有概念的,所以倒也懂了個七七八八。

不過郭林顯然已經進入了狀態,甚至準備讓面前的領隊挑戰一下更深入的知識:

“具體的實現原理其實是已知雷達脈衝重複週期,在正常跟蹤條件下,當雷達與目標相對接近時,目標回波都比前一週期的回波提前……”

“行了行了……我已經知道你說的這個模式很厲害了。”

少將趕緊抬手打斷:

“但既然這種模式可以解決欺騙式干擾,為什麼還要單獨設定一個按鈕?直接加入到雷達的預設工作模式裡面豈不是更好?”

話才說到一半的郭林意猶未盡,不過畢竟面對的是一名將軍,他還是止住了方才的話題:

“因為啟動這個模式會影響雷達的反應速度和重新整理率,所以在沒有受到抗拖引干擾的時候,最好還是不要開啟它。”

猶豫了一下之後他又補充了一句:

“其實……因為國內現在對於拖引干擾的研究很少,而且基本都在理論,或者最多實驗室階段,所以我們雖然做了這個功能,但一直都沒機會進行測試,在這次之前還是不太確定是否能起效的……”

“等等……”

儘管對於對方口中的理論內容一知半解,但少將領隊還是很快抓住了這段話裡面的重點:

“你說的這個拖引干擾,就是讓雷達前三次鎖定之後都丟目標的原因?”

90年代的華夏空軍軍官,肯定是密切關注過海灣戰爭的。

在那場戰爭中,雙方都使用了不少電子戰能力,聯軍用電磁干擾讓伊軍的防空系統失效,而伊軍也反過來用電子戰裝置抵禦聯軍的精確制導武器,逼的後者夢迴安南,迫不得已祭出了地毯式轟炸的老辦法才解決問題。

所以儘管剛剛還對郭林沒有重點的說話方式有些不耐煩,但當他聽到一種“國內還沒怎麼研究過”的電子干擾模式時,當即就敏感了起來。

“本來還不太確定,但既然抗幹模式能起作用,那應該就是了。”

年輕的工程師還處在興奮之中。

畢竟現在距離華夏航空兵部隊上一次實戰擊落目標已經過去了將近30年,可以說是破紀錄的首開戰果,而他本人竟然意外地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目前的火控雷達基本都使用了多普勒效應來探測目標,這是一種速度跟蹤系統,而速度波門拖引干擾可以給雷達一個錯誤的速度資訊,讓雷達跟蹤到一個假目標,而跟蹤狀態的雷達視野很窄,自然幾秒鐘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