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了不少。

突然,客艙廣播中同步響起了駕駛艙中正在進行的無線電對話。

跟之前不一樣的是,這次用的是英語。

剛剛還在走動的幾名工程師也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座位,並繫好了安全帶。

“準備進入人造過冷水霧環境!”

“倒計時3……2……1……”

還沒等科倫坡做好心理建設,整架飛機就徑直衝入了整片白色的雲霧當中!

按照粗略估計,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會下降0.6c。

2月份的4500米高度,氣溫就是-30c!

在這樣的低溫下,被高壓氣體在噴嘴處打碎的水滴幾乎是在剛進入大氣中的一瞬間就進入了過冷狀態。

過冷態的水仍然是液體,但處在亞穩定狀態,當受到一定的外部擾動時,便會飛速結冰。

就比如中等速度下的機翼撞擊。

“水滴平均直徑404.5微米,氣溫-31.7c,空速110米秒,符合sld試驗條件!”

前面的華夏工程師特地用英語報告了情況。

從他面前另外一臺電腦的螢幕上,也能清晰地看到這些資料。

確實是真正的sld條件!

不知道是不是由於心理作用,科倫坡甚至聽到了飛機蒙皮表面結冰時發出的喀喇喀喇聲。

客艙玻璃以幾乎前所未見的速度覆蓋上一層薄冰,擋住了所有人的視線。

他只好把目光重新投向前一排的膝上型電腦螢幕。

猛然間,義大利人感覺到自己的右手被抓住了。

是坐在旁邊的瓦萊特。

此時的她雙眼緊閉紅唇微抿,顯然是因為這過於刺激的節目效果而感到緊張。

“呵……女人。”

科倫坡搖搖頭,不過卻並沒有甩開對方。

就在此時,前面傳來的一句法語打破了這怪異中透著溫馨的氣息。

“這麼快就開始積冰了?”

被驚醒的科倫坡趕緊集中精神,才發現在自己剛剛走神的十幾秒功夫裡,主翼前緣就已經出現了大約10毫米的冰層!

“難怪之前那兩架飛機幾乎來不及反應就發生了事故……”

坐在前面的洛倫佐看著幾乎在以肉眼可見速度增長的冰層厚度喃喃自語道。

儘管美鷹航空的調查結果已經出來了,但紙上冷冰冰的文字和擺在眼前的震撼畫面相比,衝擊力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科倫坡有些忙亂地用自由的左手從外套內側口袋裡取出前些天常浩南交給他們的模擬結冰情況示意圖。

儘管黑白列印出來的影象並不是特別清晰,但仍然可以透過灰度的不同辨認出冰形的邊緣。

洛倫佐也把自己的那份結果舉到了電腦邊上。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不僅機翼前緣,機翼的上下表面也逐漸開始出現明冰——

一種形狀不規則,對飛行安全危害較大的冰型。

結冰位置確實更加靠後,並且在上下翼面的分佈也更均勻。

但從輪廓來看,卻跟紙上的模擬結果有不小的差別。

“呼……”

洛倫佐和科倫坡同時鬆了口氣。

並沒有幸災樂禍的意思。

而是隻預測對了一部分的結果反而是比較符合現實情況的。

當然,即便是這樣也相當厲害了,模擬結果完全可以直接指導除冰系統的具體設計。

“也難怪華夏人膽子這麼大……”

科倫坡一邊這樣想著,一邊準備把那張紙重新摺疊起來。

“等等……”

洛倫佐突然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