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 (第3/4頁)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txt電子書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換句話說只有蘇34可以很勉強地掛上去。
但暫且不說華夏並沒有一種對應蘇34的型號,就算有,機腹掛點的封閉性也實在太高,前方被側衛家族經典的下垂式機頭遮擋,兩側則被兩個進氣道擋住,並不適合安放需要大量接收和發射電磁波的干擾吊艙。
“要不我們換個思路?”
幾分鐘的沉默過後,旁邊總算有人開口提議道:
“或許沒必要一定要把這個東西設計成一個吊艙。”
“我聽說所裡對於那部主被動sar雷達的研究進度也還可以,是不是可以考慮把電子干擾和電子偵察功能合二為一,整合到運8或者轟6上面去,直接造一架綜合電子支援飛機出來?想來空軍那邊肯定會很喜歡。”
這個型號在思路上已經十分接近後來的高新12/運9dz電子戰飛機,正如他所說,空軍確實很喜歡。
雖然這種飛機難以像ea6b或者ea18g那樣跟隨戰術飛機編隊一起衝陣廝殺,用物理手段摧毀對方的防空網,但至少可以在相對安全的地方進行掩護,總歸好過單純靠低空突防來碰運氣。
而且在非戰時的巡邏對峙等任務中,更大的平臺相比飛豹或者側衛來說也更加遊刃有餘一些。
前世的華夏海空軍就非常好地利用了高新系列飛機留空時間長的優勢(運8/9平臺的航程其實不遠,但經濟航速比較低),透過屢屢讓空中自衛隊超強度起飛應對的辦法,極大地削弱了對方f15j/dj等主力戰機的戰備水平。
以至於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哪會,空自已經在考慮把本來設計用於對地對海攻擊的f2拿來進行空中攔截任務了。
這麼說來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成果。
尤其是現在華夏這邊急需在某些方向上部署海空力量以宣示存在的情況下。
但就在一些人已經被這個想法說動了的時候,剛剛一直在背對著眾人,在電腦上計算著什麼的常浩南突然回過了頭:
“綜合電子支援飛機當然要搞。”
“但是戰術電子戰攻擊機也不能就這麼不要了。”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只會說我全都要。
……
“可是常工,吊艙體積減小之後的自干擾問題很難處理啊……”
有人小聲說道。
實際上剛才常浩南就是在電腦上完善了一下自己腦子裡閃過的靈感,然後又用系統試探了一遍能否形成閉環。
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科班訓練是他的劣勢,但同時也是他的優勢。
相比於郭林等人,常浩南的思維定勢明顯要少的多。
最終得到的答案都是可行。
只不過他這次沒有繼續透過系統建立一個新專案,而是在確定思路沒問題之後果斷選擇了光榮的白嫖。
如果可能的話,這件事情常浩南還是希望能由真正意義上的“自己”來完成。
不完全是為了挑戰性,也是要鍛鍊自己本身的能力,尤其是理論經驗。
他在很久之前就發現,完成難度差不多的任務,不用系統相比於用系統得到的科研點數差別不大,但獲得的能力值經驗卻天差地別。
這倒也很好解釋,畢竟自己一點點啃下來的知識,在掌握的紮實程度上肯定要高過系統直接充值進來的。
在重生之後,他的工程經驗和管理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理論水平】雖然也獲得了一些經驗值,但卻仍然停留在lv2的水平。
其中當然有lv2升級lv3需要多達一萬點經驗的因素,但不管怎麼說,隨著參與的專案級別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複雜,常浩南已經開始感覺到lv2的理論等級有些力不從心了。
就比如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