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 (第2/3頁)
從超級學霸到全能科學家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算不知道目標距離,只要我始終沿著雷達波射來的方向扎過去,就總能找到訊號源。
但是隨著防空技術的不斷進步,雷達本身的訊號可探測性在不斷降低,甚至雷達發射源還可以一邊高速移動一邊工作,這導致傳統的單站被動定位無法持續穩定跟蹤輻射源發出的訊號,從而出現極大的註冊偏差,透過被動探測和反輻射導彈這套組合拳對雷達進行硬殺傷的效率在90年代出現了急劇下滑。
比如agm88哈姆在1982年幾乎可以亂殺,但到了1999年,面對抵抗能力更弱的南國軍隊,命中率反而降低到了慘不忍睹的水平。
這種情況也催生了以ea18g為代表的第三代電子戰飛機。
現在郭林說自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確實讓常浩南感到有些震驚。
“呃……那倒不能。”
郭林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
“但可以在複雜電磁環境下對雷達訊號進行分選,對最有威脅的那個進行有效識別,至少比我們現有的辦法,只能斷斷續續地獲取目標訊號強多了。”
“哦……”
這個回答讓常浩南剛剛高漲的求知慾略微有點回落。
不過也還好,至少是個進步:
“說來聽聽。”
“是這樣,前些年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一種基於自相關函式諧波抑制的變換演算法,可以把脈衝訊號toa從時域變換到了pri域,對脈衝訊號真實pri的諧波進行有效抑制,就是說,假如我們把每個脈衝的toa假定為理想的單位衝擊函式δ……”
“等一下等一下。”
常浩南直接叫停了郭林的這一段介紹:
“我知道pri,我們可以直接進入下一段。”
“呃……好的。”
旁邊的郭林也意識到自己有點得意忘形,竟然試圖給對方介紹這種基礎知識,於是也趕緊收攏心思繼續道:
“總之,pri演算法隨著抖動pri訊號的脈衝toa增大,脈衝相位因子的誤差也會不斷增加,另外就是抖動訊號的累積脈衝會分散至不同pri箱中。”
“所以我就想,可以透過兩個方面改進這個演算法,一是引入一個可變時間起點的概念,避免由相位因子產生的誤差,二是利用重疊的pri箱進行防抖動處理……總之,我設計出的流程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他明顯是早有準備,直接從下面掏出來了一張繪製精美的流程圖表交給常浩南。
後者此時已經把剛剛路上想著要去吃飯的事情忘到了腦後,拿起那張紙便低頭思考起來。
一動不動地看了十幾分鍾之後,常浩南終於重新抬起頭,看向旁邊的郭林:
“思路很完善嘛,一個人能想到這種程度已經相當可以了。”
“也不算我一個人吧,其它同志這些天也幫我糾正了一些地方,好在從測試結果上看,透過一次改進型pri變換計算就能將三組訊號的重頻同時識別出來,而且沒有任何虛假pri峰值,對於強抖動訊號的處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郭林有些不好意思地理了一下自己的頭髮。
他在今天下午之前有意沒有去諮詢徐洋和常浩南,就是為了看看以自己的水平到底能不能把這個思路走通。
“想法很好。”
“不過,光是對目標訊號進行識別,還是隻能用電子干擾做軟殺傷,在面向新世紀的作戰中恐怕還是不夠的。”
“我這個人性格比較乾脆,喜歡斬草除根,不把對面雷達炸上天總歸是個隱患。”
常浩南放下了手中的紙:
“但話說回來,你這個想法倒是啟發了我。”
“在能夠對複雜環境下雷達訊號進行有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