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 (第2/3頁)
從超級學霸到全能科學家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
但在滑鼠指標已經移動到轉發按鈕上面的時候,郵件標題中的一段關鍵詞突然引起了埃立諾的注意。
“intergrid boundary definition method……”
網格邊界的定義方法,這正好是他最近正在研究的內容。
作為羅羅公司的高階顧問,埃立諾自然而然地參與了計劃裝備於ef2000戰鬥機的動力——ej200渦扇發動機的研發工作。
準確地說,他參與了給ej200發動機擦屁股的工作。
在最初設計這一型號時,自信滿滿的英國工程師為了極限減重,延續了rb199發動機的設計,沒有在低壓壓氣機進口處設定可變彎度導流葉片。
應該說,有了之前rb199的經驗,羅羅的工程師對此已經輕車熟路,優秀的低壓壓氣機設計取代了導流葉片抑制喘振的作用,並且在相當程度上減輕了重量。
然而早年間的設計師忽略了一個問題。
相比於裝在戰鬥轟炸/截擊機上的rb199,ej200的裝機物件有著高出幾個層次的機動性,因此在飛行,尤其是超音速飛行中,發動機本身需要承受巨大的過載。
而進口導流葉片除了發揮整流作用以外,其固定不動的前緣部分還可以作為承力件,與壓氣機轉子前後的兩個支撐點共同構成三點支撐。
取消了這一支撐點的ej200在大過載飛行時,低壓壓氣機轉子存在與機匣發生磨損的風險……
這一問題折騰了相當長時間,以至於ef2000戰鬥機的頭兩架原型機只能安裝老式的rb199發動機試飛。
迫不得已,只好把本不願參與這種多國合作專案的埃立諾教授請來處理後事。
壓氣機葉片轉動,屬於一個典型的複雜非定常繞流問題。
只是在過去,很少有人從結構和形變維度上對低壓壓氣機進行研究。
畢竟,一般沒有前緣支撐的發動機都是大涵道比渦扇,主要裝在客機上面,本來也不可能進行什麼+9g的瘋狂機動,所以對發動機的過載承受能力要求遠沒有ej200那樣苛刻。
一開始,埃立諾教授嘗試著按部就班,使用傳統的、基於動態網格的有限體積法進行結構計算。
然後他發現,光是網格生成這一步驟,就要耗費大概8-9個月的時間。
而每一個改進方案都需要重新進行一遍。
這個效率顯然不可能讓人滿意。
所以,他幾乎從一開始,就意識到自己必須得從零開始造輪子。
但哪怕是對於他來說,這種事情又怎可能手到擒來?
因此,當他看到有一篇文章正在研究跟自己相同的內容時,自然是相當興奮。
儘管這篇文章還只是剛剛投稿,但cmame畢竟是計算結構力學領域內的頂刊。
敢往這裡投稿的文章,又透過了編輯初審,幾乎不可能是完全的學術廢料。
埃立諾下定決心,只要這篇文章能給他哪怕一點點啟發,他就會給一個“直接發表”的結論。
度秒如年的漫長等待過後,完整的文件內容終於呈現在了他的面前。
“重疊網格中參加流場計算的網格節點稱作活動節點,不參加流場計算的網格節點稱作非活動節點,而負責網格間資訊傳遞的網格節點稱作網格間插值邊界點……”
“採用物面距和網格尺度的組合引數s作為準則引數進行分類……”
“非結構重疊網格?”
埃立諾很快找到了整篇文章的重點。
“在物體運動或變形時,非結構網格可以根據物體邊界的變化按照某種模型規則做出相應的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