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一波月票!)

冰城那邊的通用直升機改進專案,常浩南在稍微關照了一下之後,便放手交給劉洪波去做了。

直9這個平臺,再怎麼說也就是一個4-4.5噸級的中型直升機,而且還是引進法國相對成熟的設計,哪怕改出花來,風險也不會很大。

最多不外乎是達不到設計要求而已。

又不是沒發生過。

直9的第一種武裝改型,也就是那份資料裡面的直9最後就是降低了設計指標之後才透過的驗收。

何況602所已經明確表示過,這次的改進型仍然不會對直9的基礎設計進行翻天覆地的大改,所以也沒什麼好擔心的。

火炬集團的其它人,總歸需要學會獨當一面。

這就是個很好的練手機會。

畢竟對於常浩南來說,眼下最重要的兩件事,還是已經進入正軌的渦扇10,以及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籌備,馬上也要以“預研”名義展開研發工作的重型模鍛壓機——

但對於當下的華夏航空產業來說,米格21,也就是殲7再怎麼改,也不足以讓大家產生興趣了。

青華大學的顏永年教授目前正在整理之前那臺半成品的殘存設計資料,並聯絡一些曾經參與過那個專案,如今又有志於重新投身模鍛壓機建造的老同志們。

殲教9的總設計師孫惠中正站在距離飛機不遠的指揮站裡面,部署著本次試飛的準備工作。

就在常浩南正費盡心思給torch multiphysics軟體,以及火炬集團的數值計算業務打廣告時。

當然不是說貴航連兄弟單位都要保密。

殲教9的試飛工作已經“偷摸”進行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

雲馬廠的規模相比於盛京、鎬京或者蓉城的同行們小了不止一點半點,加上又身處大山之中,配套的機場也顯得比較逼仄。

實在是這架飛機在業內沒能掀起太多波瀾,哪怕在軍迷和航空愛好者的圈子裡,也只有最資深的一群人關注過。

……

簡單來說,就是口味被養刁了。

實際上,今天並不是這個型號的首飛。

飛機的前後兩個座艙蓋向右側翻開,兩具登機梯架在機身左側,顯然是正等待著飛行員登機。

總之,半個月前的首飛相當低調,甚至不如有省領匯出席的原型機下線儀式。

甚至連湊熱鬧的爬牆黨都沒有。

實際上,常浩南甚至已經定好,在10月的最後一天召開模鍛壓機研發團隊的第一次工作會議。

黔省,雲馬廠。

從技術上說,殲教9確實可以算作與米格21有直接血統的最終極改進版。

殲教9的01號原型機塗著紅白雙色塗裝,正靜靜地停在起飛跑道末端,幾輛提供電源和氣源的輔助車輛正停在旁邊,與飛機之間連線著粗粗的管路。

因此飛機的整備工作一般就直接放在跑道上進行。

反正這裡過去一個月也未必有機會起飛一架飛機……

又考慮到雲馬廠相對偏僻的地理位置,不要說從京城,哪怕從省城趕過來都要頗費一些功夫。

當然,殲教9對於整個航空工業系統是一回事,對於貴航工業則是另一回事。

這可以說是貴航自救求生的最關鍵一哆嗦,如果沒哆嗦明白,那恐怕就連常浩南也救不了他們了。

也因此,總師孫惠中和貴航總經理林海軍幾乎是抓住任何可能的機會,來向潛在使用者展示這架飛機。

這架飛機之所以被塗成眼前這個花裡胡哨的樣子,就是因為今天,八一飛行表演大隊的隊長吳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