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 (第2/3頁)
從超級學霸到全能科學家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專案組。”
說到這裡,他不由自主地瞄了一眼剛剛抬起頭來的劉洪波。
於是後者又把頭低下去了。
剛剛從難以言表中回過神來的唐林天也點點頭:
“確實,為這個事,閻博士把自己之前已經搞了三年的課題給結了,重新開了個載荷譜編訂的課題過去,態度相當堅決。”
“這是好事啊,咱們就是要把華夏的蘇27搞的比老毛子自己的都好!”
常浩南手上包餃子的動作不停,但喜悅之情已經溢於言表。
剛剛杜義山和唐林天講過之後,他也回憶起來了這位後來同樣評上院士的閻良楚。
進入21世紀之後,華夏包括第四代戰鬥機和大飛機在內的重要航空專案,基本都有他參與的身影。
更巧的是,常浩南在新舟60上面應用的那套技術,原本就是被閻良楚的課題組所攻克的。
只不過那是2010年左右的事情了。
而如今,對方又被常浩南的成果影響,提前走上了與上一世相同的賽道。
總之這麼看,二人好像還頗有些緣分。
當然,常浩南感到高興的原因不只有這個。
更重要的是,隨著他本人成果的不斷增加,已經帶動了越來越多的其它人,甚至其它研究領域的進步。
這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分身乏術的常浩南無需親自參與很多重複性較高的專案。
比如他之前在八三工程中取得的成果可以被其他人應用到兩個三代機專案和殲轟7的升級之中,如今在十號工程中開發出的技術也可以推廣應用到十一號工程裡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這也是常浩南如今可以常駐京城,並把後面一段時間的主要精力放在模鍛壓機和模擬軟體這種基礎研究專案上的底氣。
否則像是剛重生過來那會,光是四處趕場就已經夠他忙的了。
現在儘管還是有一些救火的活,但至少同一種型別的火基本只需要救一次。
“對了,師弟,你下半年有什麼打算?”
第二次抬起頭的劉洪波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咱們那個課本已經準備出版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們這屆研究生應該是第一批上這門課的學生……”
其實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一是如果你有空來上課,那能不能直接替我上課。
二是如果你不願意上課,那為了我們大家考慮,是不是就別來上課了。
但這個表述還是過於委婉了。
以至於常浩南還以為劉洪波是要他到時候去聽幾節課,然後評價一下。
“下半年……應該還是挺忙的。”
常浩南想了想之後回答道:
“光是計劃由我牽頭或者以我為主的就有兩個,另外貴航那邊的高教機和十號工程我也要參與,還有14所和603所合作搞的預警機,不過預警機這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批下來……”
這一個個專案名字聽得劉洪波頭上直冒虛汗——
自家師弟現在的排面,已經基本上跟一些領域內的資深教授有一拼了。
和杜義山這樣大院士唯一的區別,也就是目前暫時還沒人花錢找他來掛名而已。
不過看這架勢也快了。
畢竟回憶一下的話,似乎但凡是常浩南提出來的意見,最後至少也成為了一個專案。
有的還成為了部委甚至國家級計劃。
這成功率,誰看了不眼饞吶……
停頓一下之後,常浩南又繼續道:
“不過,既然劉師兄你都發話了,反正下半年這些專案大多數都在京城,課我還是可以抽時間去聽幾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