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f16,所以生產完當時合同規定的數量之後,這個工廠就會面臨失去業務的風險。

這是姜勝鎮不願意看到的。

“kf16的生產結束之後,我們計劃把這裡轉產和洛克希德馬丁合作研發的新型教練機。”

“那個‘金鷹’專案?”

姜勝鎮雖然人脈很廣,但其實並不懂航空,對於這些專案也只是瞭解個大概:

“我記得已經進行5年了吧,進度怎麼樣了?”

“這個麼……”

說起這個話題,鄭宇錫的臉色有些僵硬:

“我們發現之前制訂的方案有些過於保守,所以正在對方案進行重新評估。”

顯然,進度並不是很令人樂觀。

這種時候,就需要考驗他的畫餅功底了。

果然那,姜勝鎮皺了皺眉:

“重新評估?”

“也就是說,之前的設計方案都要作廢?”

鄭宇錫點了點頭:

“最初的設計方案,是參考英國的鷹100教練機,但是效能完全不能滿足最初計劃的戰鬥教練型的要求。”

“所以我們乾脆計劃,把整個方案推倒重來,借鑑f16的技術,開發一種和第三代戰鬥機效能水平接近的高階教練機,面向21世紀的國際市場。”

“當然,這需要洛馬和通用動力方面和我們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這也是三星航空專程邀請姜勝鎮來參觀的原因。

需要他進一步遊說,以獲得美國方面的支援。

“借鑑f16的技術……”

儘管姜勝鎮並不太懂這兩種方案之間到具體有什麼差別,但也能聽出來,三星航空希望能搞出一種更先進的型號,而且計劃不僅僅裝備韓國空軍,還要出口到其他國家:

“這樣的話,在定位上會不會和f16產生衝突?”

出口歸出口,但是跟美國企業搶市場是事情,姜勝鎮是決然不敢做的。

最初之所以把型號確定為一種亞音速的中級教練型號,就是為了避免這一點。

“不會。”

鄭宇錫當然也不蠢,明白對方在擔心什麼:

“新飛機會比f16更小、也更便宜,主要面向負擔不起標準三代戰鬥機的第三世界國家,既可以擔任教練機,也可以承擔一定的作戰任務。”

話雖如此,姜勝鎮還是有些猶豫。

對於他來說,重點在於圍繞航空產業的那些從業人員能夠提供大量選票。

只要生產線能維持下去,就能在權力層維持足夠的地位。

至於具體造什麼,反而不太重要。

更先進的型號確實能帶來更高的潛在效益,但相應地也會帶來風險。

萬一研發受阻,在kf16停產後長時間無法實現轉產,那麼整個產業的規模都可能收縮,他的地位也很難保證。

見到姜勝鎮並不回話,鄭宇錫繼續丟擲重磅籌碼:

“這個路線其實已經在華夏那邊得到了驗證,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航空產業宣傳報刊都集中在一種類似的型號上面。”

後者說著從口袋裡掏出一份報紙。

歲數大點的韓國人,多少都能看懂些中文。

所以他們在對華資訊蒐集方面要便利得多。

姜勝鎮從小在美國長大,倒是沒這個條件,但那上面印著的一架飛機總能看見。

乍一看上去,有點像f16和f18的結合體。

“根據這上面的報道,已經有一個非洲客戶採購了12架,華夏本國空軍則計劃購買更多。”

鄭宇錫知道對方不懂中文,因此簡單翻譯了一下上面的核心內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