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 (第2/5頁)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txt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因為連續多天無法進行試驗,所有人內心都很焦躁。
看著已經吵出些許火氣的兩個人,常浩南趕緊在中間打圓場:
“林教授,不要著急,等我們找到結冰氣象,一切自有分曉,科倫坡先生不是個冥頑不化的人,你看他不是已經換了衣服麼。”
這句話是用英語說的,所以旁邊的科倫坡也能聽懂——
幾天前剛到南鄭的時候,這哥們穿著一套板正的加絨西裝,並堅稱這是其專業形象的一部分。
不過沒兩天他就老老實實地披上了一件帶著航空工業logo的棉襖。
如今已經能非常嫻熟地學著常浩南他們那樣把兩隻手揣在一起來保暖了。
科倫坡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棉衣棉褲棉鞋,張了張嘴沒有繼續說什麼。
隨著幾個人的鬥嘴告一段落,跑道周圍的氣氛又變得沉悶而無聊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旁邊一張桌子上放著的對講機中突然傳出一陣沙沙聲,頓時吸引了幾乎所有人的目光。
這種老式模擬對講機的訊號傳輸穩定性很差,接通之後要等上一會才能聽清楚對面在說什麼。
“……秦嶺氣象站報告,在1200-1500m高度發現有可能滿足條件的結冰雲層正在形成,空域範圍由如下五個座標點構成:106.108e,32.473n、105.906e、32.459n……”
林國範抓起旁邊桌上放著的紙筆,把幾個最重要的資料記在上面,隨後迅速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劃定空域範圍有大概1.2萬平方公里,但是從雲層形成的速度來看,留給我們的時間視窗不是很長,可能只夠進行一輪試飛。”
自然結冰試驗最佳的氣象條件是“天欲雪”,因此如果雲層太厚或者溫度太低已經開始下起雪來,反而又不具備試飛條件了。
一眾人面面相覷,最後把目光投向了常浩南:
“小常同志,伱來決定吧,是讓運8先上,還是新舟60先上?”
“既然空域夠大,時間又短,也就不必分什麼先後了,我覺得不如讓兩架飛機一起試飛,這樣能夠成功收集到資料的可能性也要更大一些。”
603所方面的負責同志和182廠這邊的梁紹修對視了一眼,然後同時點了點頭:
“好,那就一起試飛!”
旁邊的林國範這個時候也抬起頭來:
“我之前聽去過美國的同志說,他們那邊都會配備隨機的氣象工程師,等飛機到預定空域之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決策?”
那位602所的工程師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沒錯,地面監控模式的靈活度和判斷精度都不太夠,讓氣象工程師跟機飛行的效率會高得多。”
說到這裡,他又猶豫了一下:
“但說實話,faa做出這種配置是建立在他們深度瞭解五大湖區氣象條件,以及十幾年時間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的自然結冰試驗才剛剛起步,安全性這方面……”
林國範擺了擺手,直接打斷了對方的擔憂:
“於理,五大湖區的氣象條件,faa跟蹤了十幾年,這秦嶺地區的氣象條件,我也跟蹤了十幾年,同樣一件事,美國人做得,難道我就做不得?正因為我們的自然結冰試驗才剛剛起步,才更需要承擔一些風險來加快試驗進度。”
“於情,我也算是全程參與過運8飛機的除冰系統設計,跟著一起上天,也能給參與試飛的機組成員更多信心,小常同志和小梁同志是搞飛機設計的,祝蘭是搞表面物理的,與其讓他們去白白增加風險,還不如讓我上去,還能發揮一些用處。”
“這件事情我意已決,無需再提了。”
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