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 (第1/2頁)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txt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
而這項任務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步驟,就是找到渦噴14發動機的各個部件的共同工作條件,建立共同工作方程。
正好是常浩南大概知道該怎麼做的部分。
於是他找到閻良這邊的負責人林剛,借了一臺試飛院的工作站,便進入了忘我的工作狀態中。
現在時間就是一切,為了提高效率,肯定是要動用系統來幫忙的。
因此當務之急是理清整個問題的完整解決思路,才能在系統中形成專案。
想到這裡,常浩南從旁邊抽出了一張草稿紙。
葉輪機械流動分離的相關計算相當複雜,又並不是他最擅長的領域,還是動筆比較穩妥。
直接對發動機部件級數學模型進行分析絕對不是這個時代的計算機能夠完成的事情,也沒有這個必要,因此第二步應該是對模型進行合理的簡化。
“(1)各部件間流量連續”
常浩南在紙上寫下了第一條原則。
“(2)同一個軸上的壓氣機和禍輪的功率平衡……”
“(3)一個軸上的壓氣機和渦輪的轉速相等……”
“(4)尾噴口在亞臨界工作時,遠前方和噴管出口截面的靜壓均為大氣壓力,故而發動機流道中壓力的變化應滿足增壓程度和膨脹程度平衡的條件……”
“……”
每寫出幾條內容,常浩南就會進行一次嘗試。
在他用掉第四張紙之後,系統終於給出了回應:
【完善專案消耗科技點數:10點,直接給出專案結果消耗點數:100點,是否確認開展渦噴14發動機不穩定工作線計算專案?】
“終於成了……”
常浩南緩緩做了一個深呼吸。
“確認!完善專案!”
……
一整個晚上的時間很快過去。
當第二天的朝陽從地平線下緩緩升起時,動力聯合攻關組終於在閻忠誠的帶領下完成了對試飛資料進行無量綱化以及喘振波形曲線的繪製。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從紛繁複雜的大量曲線中,找到那個最先誘發異常的位置了。
這項工作的主要意義有兩個。
第一,可以定向指導後續的高空臺模擬,嘗試對故障進行復現。
主要是確定喘振出現的原因,到底是設計缺陷,還是製造缺陷,還是單純的進氣工況過於惡劣。
第二,如果後面需要對壓氣機進行改進的話,那麼這個喘振誘發位置就是修改的起點。
發動機設計當然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但再複雜的工作,也會有一個抓手。
就如同一團毛線中的那個線頭一樣。
“閻工,要不你先去休息一會?”
一個年輕的工程師看著正在仔細檢視資料、雙眼通紅的閻忠誠關切地問道。
後者一手扶著腰,另一隻手握著滑鼠在壓氣機的升壓係數和流量係數圖上分別標註出了幾個異常的工作點,頭也沒回地直接拒絕了這個提議。
“不用,至少得先把出問題的地方找出來,應該用不了多長時間。”
對於經驗豐富的他來說,這項工作並不算特別困難。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喘振問題的來龍去脈在閻忠誠的腦海中正變得愈發清晰。
“你們都過來。”
他朝身後揮揮手,招來了跟自己同在一屋的其它幾名工程師。
“對了,怎麼沒見跟咱們一起過來的那個常博士?”
因為整整一個晚上都在熬夜處理資料,加上常浩南並不是動力聯合攻關組的成員,工作的時候少他一個也不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