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 (第2/2頁)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txt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整的筆記,我這段時間也算利用職務之便,經常拿過來看和想,也就逐漸領悟了些更進一步的東西。”
“常博士?”
這倒是有些出乎徐洋的意料之外了。
常浩南的水平她當然是清楚的,但自己有能力是一回事,能教導或者啟發別人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往往越是天才的人,越是不擅長這方面。
類似於讓喬丹去當教練——
你只要起跳,然後等對手落下去再投籃就可以了。
本來正在神遊的常浩南突然聽到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便下意識地抬起頭:
“怎麼了?”
“不知道常博士你對這類多物理場的模擬建模計算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雖然現在這個場合有些不夠學術,但徐洋還是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想聽聽對方的思路。
一方面是相互交流,另一方面也有點想要看看兩個人誰在這方面更擅長的心態在。
然而常浩南直接搖了搖頭:
“具體的想法沒有,因為目前的工具實際上只支援二維場的模擬,無論用多麼精妙的辦法拆分具體問題,都會導致很多變數被忽略,結果的精度也就可想而知,後續還要大量靠實驗資料和經驗進行調整。”
剛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徐洋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有些失望。
但冥冥中的直覺告訴她,常浩南的話應該還沒說完。
果然,停頓了一瞬間之後,後者又繼續說道;
“比如透過雙曲線來表達流變應力的經典唯象模型,還有將材料參數列達為多項式的高溫流變應力模型,都只是純數學模型,沒有考慮金屬材料變形過程中的微觀機制,只考慮了變形溫度、應變速率以及應變數等宏觀變形引數對於流變應力的影響,因此對於每一種材料,哪怕只是其中一種元素組分發生變化,都要全部重頭再來。”
“我在想的是,能否找到一種辦法,至少從物理的角度出發,描述同一類材料的熱變形行為,以及更進一步地,開發一種新的工具,我是指一種軟體,實現三維有限元數值模擬,比如對剛剛說到的馬氏體不鏽鋼建立變形-溫度-組織演變的耦合分析系統,這樣就可以無需拆分,同時研究變形引數對溫度場、應變場及微觀組織場的影響,對於實際的生產工藝設計和最佳化明顯要更有指導意義。”
“啊這……”
徐洋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思路被別人甩開了。
就好像在那顆影響了物理學的蘋果樹下面,她還在忙著撿蘋果的時候,別人已經在思考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