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確實是趕巧,得益於全新設計的機翼和螺旋槳,新舟60的航程剛好卡在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距離上。

作為一家只運營支線小飛機的航空公司,曼谷航空的當家航線其實只有兩條。

一是曼谷飛清邁,單程距離760km,二是曼谷飛普吉島,單程距離840km。

而atr72-500的滿載航程是1650km。

飛普吉島,肯定要在當地加油才能返航,飛清邁如果遇上旅客多、空中管制或者大逆風,那也得加油才行。

對於曼谷航空這樣的小航司來說,機場的航油保障服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能少在一個機場加油就少在一個機場加油。

新舟60的航程至少可以保證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第一條航線往返無憂。

果不其然,這句話對於瓊吉特的殺傷力完全不亞於剛剛那條8%的油耗。

儘管這兩件事本質上是相同的。

“那我們最好儘快開始?”

他明顯已經不復最開始的心態從容了。

“瓊吉特先生稍安勿躁,我們的飛行員已經在進行航前準備了,他們馬上就會登機……”

這下反而是高全開始玩欲擒故縱,讓瓊吉特的內心跟被貓抓過一樣。

總算,在品嚐了第四次華夏特色小吃之後,兩名穿著白色襯衫的飛行員總算也從客艙門登上飛機,然後一路向前走進駕駛艙。

“他們準備的這會,我們可以到駕駛艙門口去看一下。”

高全起身帶著瓊吉特來到飛機前部。

由於沒有一般飛機設定在這裡的登機口,所以這裡只是兩排平常的座位而已。

“為什麼駕駛艙門要設計的這麼複雜?”

後者看著旁邊一名用身體頂著門的空乘人員問道。

“這是我們一名工程師的專門要求,駕駛艙的門在不額外受力的情況下會自動關緊,而且一旦從裡面被鎖上,就沒有辦法從外面被開啟。”

高全聳了聳肩解釋道:

“他說這樣更有利於保障飛行安全,雖然我不太理解,但他在整架飛機的設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也就遵從了這個建議。”

提出這項要求的工程師自然就是常浩南,至於原因……自不必說。

幾年之後,全世界的客機都會被強制要求改裝這種結構的客艙門,到時候自會有人感謝他的。

作為一份非技術出身的商務人員,瓊吉特其實看不太懂飛機駕駛艙裡面的那些操縱桿、儀表盤和顯示器,但至少單論觀感的話,跟其它支線客機相比差距不大。

畢竟這年頭的全液晶駕駛艙還沒有奢侈到可以裝在這種支線小飛機上面,所以除了三塊多功能顯示器以外,大多數空間還是被各路錶盤佔據著。

隨著一陣渦輪咆哮的聲音,以及整個飛機都能感受到,但不算嚴重的抖動,飛行員透過apu提供的氣源先後啟動了兩臺發動機。

“在沒有地面額外供能的情況下,新舟60可以自行冷啟動,不過因為氣源量不足,每次只能啟動一臺發動機。”

又是一筆能給航司省下的錢。

“走吧,我們回客艙,很快就要開始滑行了。”

高全說完,示意空乘把駕駛艙門關上,帶著瓊吉特回到了剛剛的位置上。

窗外,螺旋槳轉速的逐漸加快。

瓊吉特習慣性閉上眼睛,準備忍受著緊隨其後的劇烈抖動和噪音。

這是渦槳發動機難以克服的先天問題,尤其他還選擇了一個距離窗戶最近的位置。

幾分鐘後,飛機沿著滑行道緩緩開始滑行。

瓊吉特有些意外地睜開眼睛,一臉震驚地看向窗外正在高速轉動的螺旋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