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嘛!這哥們兒到現在還不忘初心,一直惦記著用紅外攝像機拍鬼魂的事情,真讓人哭笑不得。

“沒有用的,我拍過,還發給了歡姐,普通人看著就是普通照片,根本看不出端倪。”我只能無奈解釋道。

“手機拍出來能跟高畫質紅外攝像機一樣嗎?肯定不一樣的。回頭有空我帶上器材去找你,咱們試試。”

“行吧,如果你真的好奇,可以來試試。”

“那可太好了。”

“喂,我說兄弟,你是不是忘記什麼事情了?你先把四零四房的事情跟我講清楚啊。”

“哦,不好意思啊,太興奮給忘了。其實這事兒也不復雜,就是賣了房子又覺得虧了,搞出來的經濟糾紛唄。”

“你給講清楚點,你這樣一句話,我怎麼可能搞得清來龍去脈?”我有些無奈。

其實就算他不說是經濟糾紛,我也能想到。

人與人之間的仇怨,能到謀殺這一步的,除了感情衝突,就是經濟糾紛。

親密的人才會有感情衝突,陌生人之間能仇恨到殺人,肯定是經濟利益糾紛。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那我給你從頭講講。”

故事其實並不複雜,這個小區在二十年前,當時在省城屬於偏遠郊區,一期工程開發後,有部分房子是給附近一些拆遷戶作為安置房使用的,那禿頂老頭家就是依靠政策,以極低的價格得到的安置房。

有多低呢?整體平均價格接近八百元,即便如此,大部分還是政府承擔的,個人只需要出百分之三十的補償部分,還可以分期。

當時省城還沒有擴大到現在的規模,這個小區偏遠導致周圍相當荒涼,幾十米開外就是一片荒地,所以最初幾年的房價是很低的,根本上不去。

幾年之後,政策發生變化,附近不遠的地方規劃建設了大學城,荒地顯得沒那麼荒涼,價格也漲了不少。

這老漢見到房價漲了,還翻了好幾倍,想到轉手可以賣不少錢,不僅能去稍微偏一點的地方買上一套房,還能多出來幾十萬,用來花銷,那真的是美滋滋。

於是,他就找到了房產中介,說了自己想要賣房的意願。

房產中介賣房是有提成的,當然願意促成交易,只是在交易的過程中,有親戚提醒著禿頭老漢,以後房價可能會漲的更高,現在賣了就太虧了。

因此,他也在猶豫不決,不過整體還是偏向於想要賣房。

因為這禿頭老漢並沒有什麼額外收入,就靠在社群街道做清潔工一個月掙那點可憐的花銷,如果賣了房子,他就能多出幾十萬的花銷,當然心動。

年輕的房產中介為了提成,當然是要促成交易,就打電話勸說他完成了交易,說錢可以拿去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買房。

其實這件事情在後續的警方調解記錄中,兩個人的證詞是對不上的,老漢說他其實不想賣房了,是房產中介非要打電話忽悠他,把他勸說的賣了房。

按照房產中介的說法,他只是打電話陳述事實,畢竟賣房這種大事肯定要戶主自己做決定才行,他並沒有過度勸說。

不管怎麼樣,最終房子賣掉了,老漢拿到了自己很滿意的一個數字。

如果按照後續計劃,老漢再去稍微偏遠一點的地方買一套房,還有二十多萬的存款供應日常花銷,日子應該過得很爽。

可是命運就是那麼的捉弄人,老漢原本看好的郊區農村建房,房主聽到傳聞,說馬上要拆遷了,自然不願再出售自家的房屋。

這個時候,如果老漢果斷地買下附近小區的房子,依舊可以剩下十來萬用來花銷的錢,可老漢卻跟他看中的那家賣房的農村建房房主槓上了,就要等對方賣房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