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逢集,姜泉與大妮二妮帶著櫻寶去集市賣杏。

一大揹簍黃杏,個個熟透飽滿,看著就讓人口舌生津。

姜泉找個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將揹簍放下,開始吆喝:“賣杏嘍,又大又甜的黃杏,十文錢一斤。”

他今兒將家裡的戥子拿了來,正好可以秤杏,還採來一大沓荷葉用於包杏子。

很快有人來問,“杏子酸嗎?”

“杏子哪有不酸的,但我家的酸味小,是八成甜。”姜泉解釋給人聽。

“我嚐嚐。”一個大娘伸手拿起一個就咬一口。

姜泉沒攔住眼疾手快的老大娘,有些不悅地盯著她瞅,大有不買就不讓走的意思。

好在大娘嚐了一個後買了二斤,但給錢的時候少給了一文,只給了十九文就走了。

等姜泉將錢數清,那位大娘已經不見蹤影。

姜泉搖搖頭,又開始吆喝。

這會兒來了幾個東村人,見他們村的小仙童坐這裡賣杏,便趕緊過來架勢,每人買了二斤杏不說,還大聲誇讚,“這杏真好吃,我長這麼大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杏,喂,你們別看了,趕緊買吧,遲了就沒啦。”

被他們這麼一叫喚,果然圍上來一圈人要買杏。

姜泉樂得見牙不見眼,趕緊用荷葉給客人包杏子上秤。

趕集的人見這邊圍了一大圈人,有些好奇,便個個探身擠進來檢視。

結果人越來越多,一時竟將這片地方圍個水洩不通。

“讓開讓開!你們都讓開!”

有人大聲吆喝,驅趕圍著的人群。

只見一個六七歲男童被人護著擠了進來。

男童一身錦繡絲綢,脖頸處掛著一塊精緻玉牌,一看就是個大家族子弟。

在這種鄉下地方能配戴玉飾的真心不多,而男童脖子上的玉牌品質溫潤通透,一看就價值不菲。

男童來到櫻寶跟前打量她,“你們在幹什麼?”

“賣杏啊。”櫻寶聽他口音不是本地人,倒是像府城那邊的腔調,不由好奇多看他一眼。

“杏?”男童伸脖子朝揹簍裡瞅了瞅,“好吃嗎?”

“好吃。”櫻寶答。

男童轉頭對身邊侍從道:“我要買杏。”

侍從連忙搖頭:“不行啊小郎君,這東西傷脾胃,吃不得。”

男童怒了,狠踢一腳侍從,“我就要買!”

侍從沒辦法,只得從身上摸出銅錢買了一斤。

男童也學著周圍人的樣子,拿了一顆杏在袖子上擦了擦,咬一口。

哪知一口下去,小臉頓時酸成包子。

偷偷瞥眼櫻寶,見她正瞧過來,連忙將杏子三兩口吃光。

吃完後彷彿意猶未盡,還要再拿一隻,侍從趕緊將一包杏揣進懷裡,護著他往外走:“小郎君,咱們回去再吃,這裡人太多。”

男童不想走,一直扭頭瞧櫻寶,最後指著她道:“把她也帶走。”

侍從哭喪著臉低聲道:“小郎君,那是良民家的孩子,咱們不能帶走。”

“那就將她買下來。”男童蠻橫道。

“哎喲小郎君啊,人家不賣人。”侍從連拉帶哄將男童哄到一個馬車旁,“您快上車吧,大公子已經等急了。”

“我不要上車!”男童生氣了,使勁踢侍從,“我還要去買杏!”

“好好好,您先上車,小人這就去買。”

只要這個小祖宗不提買人家小娃娃,別說買杏,就是買頭驢他也得去辦來。

侍從將男童抱上馬車,趕緊又擠進人群買了一斤杏,又看了眼那女娃娃,心裡也是驚歎。

怪不得小主人要買她,這女娃娃也實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