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那趙公子終於走了,給足藥錢後,還留了一百兩銀子與一張名帖。

“原來是府城趙家子弟,怪不得。”李郎中將名帖收進抽屜,與眾多名帖放在一起。

府城趙家是都督府的親族,據說他們家還出過一位王妃,在當地算是望族。

只不過這位趙家公子的處境似乎不太好,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生病的緣故。

大家子弟也不好當,即便你是嫡系,只要身體不好或者腦子不好使,依舊會被家人嫌棄。

估計這位就因常年生病而被放棄。

從隨行奴僕的表現就能看出,這位小郎君在家裡並不怎麼受待見。

李郎中負手走出藥堂,站在臺階上朝集市觀望。

明日便是重陽節,集市上已經有小販在賣糙花糕。

糙花糕,就是有三層夾心的米糕,裡頭放了大棗果脯蜜餞等,宣軟厚實,味道還不錯。

還有村民在售賣菊花與茱萸葉子,一把只要兩文三文。

李郎中又瞧見自家小孫女與陳甜甜陳招三人正在買糙花糕,每人拿了一塊,邊吃邊逛小攤,一路說說笑笑,十分要好的樣子,卻不見櫻寶。

李郎中皺眉,扭頭逡巡一圈,果然見那小小女娃正在看藥典。

“櫻寶,為何不與夕華她們一同去玩?”李郎中走進藥堂。

藥堂不忙的時候,只需一個人看鋪子就行,其他人可以出去逛逛玩玩,或買點吃食。自家那小孫女就是這般,一逮到空閒就跑出去瘋玩。

櫻寶:“浪費時間。”

跟陳甜甜與陳招一同出去,不僅浪費時間,還浪費精力。

當然,她也知道陳家姐妹的小把戲,搞孤立嘛,她上輩子早就見識過,自己根本不屑與之對壘。

她要的,從來不是陳家姐妹以為的那些。

所以只要不來打擾她學習看書,其他的隨她們折騰好了。

李郎中搖搖頭,拿起一本藥方道:“那好,我來考問你幾個問題。”

櫻寶一聽頓時合上藥典,目光灼灼望向老人家:“您考吧。”

她也想了解一下自己所學,是不是真的都記熟了。

李郎中:“某人四十許,近兩月以來常感上臂麻木,從臂至手時痙攣,指尖麻,面色㿠白,喜汗出,納可,二便可,舌質淡紅,苔白,脈細澀。該如何開藥?”

櫻寶想了想,答道:“生黃芪十錢,桂枝二錢,生白芍二錢,生薑二錢,大棗三個切片為引,煎服一旬半。”

“不錯。”李郎中又問了幾個常見症候讓櫻寶回答診治藥方,她都一一答出。

李郎中欣慰笑道:“櫻寶,明日你便接診,寫了方子之後拿給我看。”

“嗯。”聽說讓自己接診,櫻寶很是高興,連連點頭。“我一定能治好他們的。”

第二天,櫻寶穿戴的整整齊齊坐在診桌後頭,靜等患者上門。

李夕華好奇地問:“櫻寶,你坐那裡做什麼?”

那個診桌向來是大哥與爺爺坐的,偶爾二哥也坐那兒給人看診,但也只是祖父在場的時候他才可以。

“李爺爺讓我今日接診。”櫻寶一本正經道。

李夕華驚愕:“你才幾歲就能接診了?”而且櫻寶才來藥堂幾個月好吧,怎麼就能接診了?

“祖父確實讓櫻寶今日接診。”

李藺道:“夕華你加把勁,等將所有脈案藥方都記牢,你也可以接診了。”

李夕華垮下臉,撅嘴嘴跑去翻書。

這麼厚一本,她要背到什麼時候才能全記住?

陳招與陳甜甜面面相覷,心裡都不是滋味。

自己連藥材都認不全,五歲的姜櫻寶卻要接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