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客人,三兄妹關門盤賬。

鋪子裡已經沒有貨物,再開著也沒意思,索性在門外掛上“貨物售罄,掌櫃回家過年,正月二十八開張營業”字樣。

店鋪賬房內,姜成將算盤打的啪啪響,終於算出這兩個月的盈利情況。

“刨除金耳雪耳本金,糕點的本金,還有鋪子裡的所有支出,共盈利一千六百三十六兩銀。”

姜成剛說完,就聽姜泉不可置信地尖叫:“天啊!這麼多?”

“大驚小怪!”

姜成白弟弟一眼,得意道:“這些盈利裡頭,沒包括家裡剩餘的一百二十個紅漆匣子,兩百多個竹匣子。”

也就是說,利潤不止那些,還包括存留下來的好多匣子。

“為啥能賺這麼多?”姜泉不能理解。

姜成:“大頭都是金耳雪耳掙的,除去那兩樣,餘下的也不算多。”

說著又拿出一本賬本遞給櫻寶:“這是進貨賬,你瞧瞧對不對。”

櫻寶翻開檢視。

裡頭記錄從各個鋪子進貨的數量以及錢數,有的標明已經付過貨款,有的還沒有。

沒付款的就包括自家的金耳雪耳,大伯家的金耳雪耳,還有二伯家的,姜成自己的。

精品金耳的進貨價,按照一斤十五兩計算,雪耳則一斤十兩。

姜成:“這些貨款我已經放到一旁,等會兒就拿給你。其餘的我想送去錢莊存著,再拿銀鈔回去分給大家。”

這些金耳雪耳的貨款不是小數目,自己一路帶回家恐怕不安全。

櫻寶滿意點頭:“行吧,你看著辦。”

大堂哥果然是做生意的材料,賬目清晰,一點不拖泥帶水。

就聽姜成又說:“接下來咱們把利潤分了,櫻寶五成,就是八百一十八兩,剩下的我與二弟平分,每人四百零九兩。”

姜泉又是一聲驚呼,接著哈哈大笑:“哈哈!我終於可以買宅子啦!”

前些日子他去各家鋪子拿貨,幾乎將縣城逛了個遍,看到好幾家宅院非常漂亮,便憧憬自己有一天也能住上這麼好的宅院。

現在他有錢了,終於可以實現心願了。

姜成沒好氣道:“你現在買宅子也只能掛爹的名字。”

猶如一盆冷水澆下,姜泉哼一聲,“那又怎樣,你都分出去了,掛爹的名字最後也是由我繼承家業。”

姜成也不理他,拿著賬本去他房間取銀子。

當櫻寶與姜泉幫大哥從他床底下拖出幾大箱子銀子與銅錢時,都驚呆了。

一箱是碼得整整齊齊的五兩十兩銀錠子,另一箱是一兩二兩或半兩的銀子,還有兩大箱銅錢。

姜成從中數出一千三百多兩大銀錠交給櫻寶,說:“這是你的利潤與金耳雪耳的本金。”

又數出四百零九兩交給姜泉:“你沒種金耳,就只有利潤。”

姜泉一點都不在乎,比起在菌棚一呆就好幾天的日子,他更喜歡四處奔波。

笑呵呵摟過銀子一遍遍數著,還拿起一錠銀子吧唧親一口,“哈哈!我現在是村裡最富裕的人啦!”

試問村裡哪個有他錢多?

櫻寶:“我比你富裕,大哥也比你富裕。”

不說旁的,大堂哥的金耳本金加上鋪子的利潤,已經有一千兩了。

姜泉一僵,哼一聲:“大哥已經不是咱村的人了,你嘛······”他瞥一眼小堂妹。

她算人嗎?

她就是個小怪···小仙童好吧,自己與她沒有可比性。

分完錢,姜成又道:“剩下這些錢是縣城各家鋪子的貨錢,估計他們明日就來要賬。

我們每人再拿出一百兩放鋪子裡做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