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可能將筆墨紙硯交給一個陌生人帶走,要畫請在店鋪裡畫。

書生點頭,跟隨姜泉到了後院,在廊下一個桌旁站定。

桌子是櫻寶用的,筆墨紙硯與顏料都有,這會兒正好給書生繪圖。

書生在桌旁椅子上坐下,拿起裁剪好的小紙片看了看,提筆開始畫。

先畫一個花好月圓圖,又畫一個牡丹富貴,再畫一幅五子登科,一幅年年有餘。

尋常商品包裝上大體是這四種,以後就按這四類畫就是。

書生畫畫速度很快,著色大膽明快,雖沒什麼意境,但已經非常好了。

姜泉點頭:“不錯,就這樣。但也不能光畫畫,字也得寫。”

“先畫好再一起寫字。”書生也不拖泥帶水,接連又畫了幾張,直到湊滿十張,才開始在畫的留白處寫字。

當然不是寫詩詞歌賦,而是寫商品介紹,及產地名稱。

直到天黑,書生終於完成十張小圖,領到姜泉給的八十文錢,迤迆然回對面縣學去了。

姜泉一臉肉痛地翻看十張小圖,嘀咕道:“這麼十小張就花去八十文,櫻寶,咱們不如不畫圖了,還是寫字吧。”

櫻寶:“寫字也要人來寫,我又不能一直留在這裡,到時候光憑大哥哥一個人恐怕不行,那書生寫畫都不錯,用他不虧。”

“唉,用就用吧。”姜泉想想也是。

收好小圖,單獨放在一旁。問:“櫻寶你啥時候回去收金耳?”

他已經迫不及待想擺一批金耳在店鋪裡售賣了。

“等小杰休沐之後就回去。”

櫻寶這段時間沒去縣衙拜訪吳道子,一是年底縣令繁忙,沒空接待她這個小孩子。二也因為自己也忙,所以就沒去打攪。

但弟弟小杰很快休沐,她得去接他回家一趟。

當然不是鄉里的家,而是梅花巷的家。

一晃九月十五,姜泉一大早趕著馬車去縣衙門口接小堂弟。

接了堂弟,順便去菜市場買點兒蔬菜肉類,回去做大餐。

“二哥,老師問咱家鋪子裡有哪些特產,他想買點兒捎回老家去。”小杰問二堂哥。

姜泉一聽眼睛就亮了,“那可就多了,金耳雪耳是咱們村一絕,其餘嘛,果脯蜜餞還有酥皮栗子糕,都是咱們鋪子裡的特產。”

“酥皮栗子糕?”小杰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點心,好奇問:“誰做的?好吃嗎?”

姜泉:“你姐做的,當然好吃。”

最近幾天櫻寶與二妮經常去點心鋪,裝作買點心的樣子一待就是好長時間。

櫻寶仗著年紀小,別人不怎麼注意,終於偷學到栗子糕的製作方法。

“她昨兒在家做了不少栗子糕,可好吃了。晚上你回去的時候,正好帶點兒給你老師嚐嚐。”

姜泉從家裡帶來不少栗子,都不知道怎麼售賣。

最後還是小堂妹想出法子,跑去跟人偷師,學會製作酥皮栗子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