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小奶狗的腦殼還蠻轉,居然能想到用泥巴砸跳跳魚!”
“最絕的是這個老六,每一坨泥巴都能精準砸中目標!”
“這玩意價格應該不低吧?”
“有懂行的沒,也給咱這種山裡兄弟科普一下,讓咱開開眼界唄!”
“不貴,野生的一斤也就四五十!”
“這還不貴?”
“直播間人均億萬富翁?”
“咦——小奶狗怎麼又掏上了?”
“發現新獵物的洞穴了唄,之前叫他就掏了幾個皮皮蝦,一隻小八爪,還有一隻差不多半斤的青蟹。”
相較於直播間觀眾,只需要動動手指頭髮彈幕。
灘塗地。
為了呈現潘樂的斬獲,可就苦了攝影師。
追肯定是追不上的。
只能邊接近,邊各種調焦。
也就是在潘樂止步扣泥的檔口,才有近身的機會。
例如這次。
那個男人挖了條兩米多長、一米多深的溝壑,卻依然沒有成功捕獲藏匿在洞穴中的獵物。
連舉步維艱的楊蜜,都滿眼期待趕到了現場:
“是什麼?”
正側著臉、彎著腰,一手按在灘塗地上,一手沿著洞穴繼續挖掘的潘樂,語調溫和回應:
“應該是白鱔或海鰻。”
直播間懂王們立刻就開始發表不同觀點:
“以我的經驗來看,還有可能是青蟹。”
“蟹虎魚:不好意思啊,你來遲了!”
小白們開始請教:
“之前抓到的那隻蟹虎魚,不是手一探就掏出來了嗎?”
“蟹虎魚是什麼東西?”
懂王們則紛紛開始賣弄:
“蟹虎魚不打洞,但它會佔據螃蟹洞。”
“蟹虎魚是專門吃蛻殼軟螃蟹的一種魚,模樣和跳跳魚大差不差,個體能長到半斤左右,兩百多一斤。”
潘樂一陣‘呱唧呱唧’挖掘。
終於在掏出近四米溝壑時,突然來了句‘上貨’。
緊接著。
胳膊猛地往前一伸,扣著一條背青腹白鱔魚出來。
當這條長約一米二三,粗約三厘米的白鱔見光。
連懂王們都震驚了:
“臥槽,這條白鱔至少兩斤!”
“我們這邊五百多一斤,這得上千塊了。”
這個價格,著實嚇了直播間不少人一跳:
“啥玩意,這條海里的黃鱔,能值上千塊?”
“真的假的?”
“兄弟們,有沒有組隊去挖白鱔的?”
“這麼貴的食材,平時都是什麼人在吃啊!”
“次奧,都能頂我一個星期的工資了……”
有懂王看不下去了:
“價格得看地區,浙全境五百往上,粵、閔大部分地區四百往上,其他地方也就一兩百。”
“蘇字頭這邊,野生白鱔一斤也就兩百。”
“魯字頭野生的才一百多。”
“節目組所在是瓊,也就一百左右。”
馬上就有大聰明跳出來:
“我有個想法,從便宜地方收購,再販去浙字頭,轉手就是六倍利潤……”
不出所料,這類言辭立刻就遭到了群嘲:
“就只有你能想到?”
“地區不同,質量也不同!”
“飯店不敢以次充好,供應商不敢濫竽充數,他們服務的物件會用‘不再光顧’教做人。”
……
物資點。
節目組大佬們又開始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