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咖啡再次投出五億開直營門店。

這訊息很大,主要還是針對飲品市場。

這次開店,乾脆摒棄了以往那種傳統模式的咖啡店。

而是直接深入到寫字樓裡面,以外賣配送為主。

可以說,也算是行業內的一場顛覆創新吧。

主要就是成本上面的創新。

既騰影娛樂股價掉下兩百億之後,沸羊羊也掉出五十億行列。

比起上市發行價來說,掉了足足40%。

跌幅都快接近一半了。

陳平生依然無動於衷,三月結束。

也意味著上市企業的一季度財報該釋出了。

騰影娛樂一季度上映一部電影唐探一,隨後又有三部電視劇完成市場套現。

一季度財報,實現淨利潤5.2億。

上市企業嘛,財報那是必須對外發布的。

騰影娛樂也不例外,財報釋出當天,騰影娛樂的股價小幅度震盪升高。

隨後又開始跌跌不休。

市場的反應跟預期如出一轍,如此強勁的財報也沒能挽回資本市場的信任。

說白了這已經不是賺錢的問題了,而是資本市場認為他在挑釁規則,說不定哪天就直接完蛋。

陳平生很想說,你們想太多。

他頭又不鐵,怎麼會去挑戰那種規則。

騰影集團交叉持股當中,不知道多少大人物在裡面。

錢賺到手裡之後,該分還是得分。

原因很簡單,他個人依然還是騰影娛樂最大股東,擁有股分60%。

錢分下來他肯定拿最多。

上市公司分紅,個人持股在一年以內,那是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的。

而個人持股超過一年,那就要交20%的所得稅。

像陳平生這種,他都是依靠騰輝資本來持有騰影娛樂60%的股份。

那就要交25%的企業所得稅。

到他手裡的分紅3.12億,交稅7800萬。

稅後還有2.4億左右。

轉了一圈,全部又到他老婆口袋。

至於買了騰影股票的那些股民,也按每股標準該分多少錢,就分多少錢。

認真的說,國內這些上市企業,基本很少給股民分錢。

一來大部分企業認為上市就只是單純為了搞融資。

等到融資完成後,壓根不會關注那些小投資者的訴求,因此沒有分紅意識。

二來就是皮包公司,透過財報作假或包裝過度來上市,根本沒有能力分紅。

第三種也是最常見的一種,上市之後為了迎合國內投資者的偏好。

進行大面積的盲目擴張。

寧願將錢浪費掉,它也不跟你分紅。

陳平生覺得,別人買了他家股票,他就有義務將賺到的錢拿出來分你一份。

該是多少就是多少。

關鍵還是他自己也不允許,旗下品牌拿企業賺到的錢,進行盲目擴張。

幹娛樂的就好好幹娛樂。

幹餐飲的就踏踏實實將菜炒好,將過來用餐的客戶服務好。

至於賣奶茶的也別想著奶茶賣好之後,又去賣房子。

一句話,不允許。

斷了這些企業的跨境之路,你就會發現,他旗下的上市企業基本都是有能力分紅的。

經營狀況非常良好。

無非就是保留30%的風險金罷了。

不止騰影娛樂有錢分,啵啵奶茶一季度也有1.2億的淨利潤。

沸羊羊最少,九千萬左右。

都有錢賺,多少的問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