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著他!快收拾了這個小子!”
好吧,是江大少爺,這傻逼等不及了。
於小軍本來正在想辦法,被這麼一吼,頓時一陣火上心頭,來不及多想了,三腳兩步搶步上前,騰空而起,右腳一個飛踢向林言頭上橫掃而來。
要不怎麼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呢,其實更可怕的豬一樣的老闆。
林言正愁沒有機會呢,機會這不就來了嗎?
太極拳不應該與對手比快慢的,這個對手就絕對比他快。
剛才搶攻上去連續撲按,就怎麼也撲不著對方,是自己想錯了。
既然比不過,那就不要比了,躺平。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這個念頭一起,心中豁然開朗,頓時神清氣爽。
眼看高腿已快上頭,林言左手飄然抬起,以一個雲手的手法,迎接而上。
就在對方腳背剛剛沾上林言手背面板的那一剎那,林言手部肌肉完全鬆懈,微微往回一引,對方這一腳的衝擊力幾乎被卸掉一半。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這很難,真的很難,哪怕對手的動作只是輕輕送來,要想憑面板的觸覺來個沾粘引化,都是很困難的事情。
這不但需要靈敏的觸覺,更需要極其細膩的心思,另外,更少不了不怕死的膽大。
尤其是最後一點,反而是先決條件。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練不好太極拳,反而說太極是騙人的東西?
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呀,一種好東西,本來就難以讓大眾共享的,精英本來就是少數,學武需要天賦。
林言這個手法,就是沾粘連隨的沾字。
沾者,就是水滴沾上面板的那種觸覺,就是要對水滴的那點重量也要有靈敏的感覺。
要有這麼靈敏的感覺,就是要會聽勁。
聽,古人用這個字真的是極盡深意。
聽,必須是用全身心去感受的。
太極拳用推手的練法去研磨,公園裡每天有那麼多人推來拉去地推手,就是在尋找聽勁。
可惜,現在的太極推手幾乎完全演變成雙方較勁的對抗比賽了,完全失去了它的原意。
須知,太極拳和其他的武藝一樣,最終的目的就是無規則的實戰,拳打腳踢無所不至的。
現在的這種推手練出來的人,摔跤纏鬥往往還能對付,遇上拳擊立馬抓瞎。
不知不覺題外話說得太多了,書歸正傳,說時遲那時快,林言以雲手沾上對方腿擊的同時,右腳橫開半步,身體向左圓圓的一轉,同時手臂也是旋轉了半圈,反手扣住對方腳腕,猛地向左後方發出一個採勁。
採勁者,太極八法之一,最易瞭解的一個手法。
比如說你去樹上摘果子,那一下把果子摘下來的動作,就是採勁。
林言這麼一採,於小軍飛在空中的身體瞬間失去了方向,越過林言的肩頭,向前面飛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