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那兩個坐船暈船的倒黴後生,就是李延致給李延清選的得力幫手,他們都是李家的親戚,按輩分來算,他們比李延清小一輩,要叫李延清表叔。
但他們二人的年紀都比李延清大,一個十四歲叫大米,另外一個也是十四歲叫大谷,他們是堂兄弟。
李延清第一次聽到大古這個名字時,立馬就聯想到了一句著名的臺詞,你相信光嗎?迪迦奧特曼會來拯救你哦。
哈哈哈哈哈。
為防止自己聽到大古的名字會笑場,徵求了他們兩兄弟父母的意見後,給他們改了一個較為正式的名字,一個叫決明,一個叫蘇木,這兩個名字都是中藥。
要李延清說,兄弟倆也才十四歲,放在現代都還是上初中的年紀,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半個大人了,他雖說在這一世才十三歲,但他的心理年齡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兩輩子加起來也快五十歲了,他怎麼可能心安理得的讓兩個小少年來照顧他。
這會兒決明和蘇木正躺在房間裡暗暗自責:延致大表叔,看上他們,安排他們跟著他們村最出息的秀才老爺,本是來照顧延清表叔的,結果卻是延清表叔反過來照顧他們倆,他們辜負了村長和延致大表叔對他們的期望。
二人能被村長選中,說明他們的人品和德行都是很不錯的,為人說話也非常的機靈,大古還特別會看人眼色,畢竟村長不可能選兩個德行不好的來拖他後腿,毫不誇張的說,村長把他看成了他們村的希望,是絕對不會做出拖累他,毀他前程的事。
李延清他們一行人在江上飄飄蕩蕩半個多月,船終於靠岸了。
雖說在行駛的過程中,到了大一點的府城船都會停下來去採購物資,但這一次的靠岸,才是真的靠岸了。
李延清他們終於到江南了。
下了船已是傍晚,冬日裡黑得早,雖說是傍晚,但這會兒這天已經黑了,一行人只好找一家客棧安頓下來,明日再繼續趕路。
踩在陸地上,那種腳踏實地的感覺,讓決明和蘇木二人感覺他們活過來了,走在甲板上,總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而此刻,踏在陸地上,有多踏實就有多踏實。
在景寧府休息一晚後,還沒來得及觀賞江南府城的景色,便急匆匆的上了馬車,繼續趕往拂柳書院所在的慶緣縣。(地名為虛構,請勿較真。)
到了慶緣縣,李延清帶著決明和蘇木先將他們的行李放到了梁府提前給梁柏文準備好的宅子裡。
隨後便出府去找了當地的牙行,詢問是否有一進或者兩進的宅子出售,宅子的地點最好是離拂柳書院近一點的。
當初李延清說要在慶緣縣買一個院子,梁柏文是不同意的,他極力要求李延清和他一起住在梁府,反正府中那麼多個院子他也住不過來。
李延清想也沒想就拒絕了,又不是住個兩三天四五天,而是要住三四年或者更多的五六年,怎麼可以一直住在別人家,就算梁柏文不介意,他住著也會不自在的。
再說了,若是哥哥嫂嫂來看他,總不能讓他們去住客棧吧,那多不方便,所以他還是得買個宅子。
牙行的管事說:“你們可真是來的巧,我這兒昨兒個才報上來兩個宅子,都是拂柳書院附近的,有一批學子要進京趕考,這兩位賣宅子的考生,一來對自己考上的把握非常大,二來就是把宅子賣了能有一筆錢,在京城生活可不比江南,那物價可是不得了。你們若是若是晚來幾日,可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可以買到拂柳書院附近的宅子,這嚮往拂柳書院的學子眾多,這書院附近的宅子都緊俏的很。”
管事帶著李延清去看那兩個宅子,一路上一邊走還一邊給李延清他們講解,“我們江南民居往往都是宅與園林合二而一,凡有宅必有園,建築特點基本上都是黑瓦、白牆、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