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致更激動難耐了,平日裡李家祠堂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開啟,沒想到今兒居然特地為了么么開一次。
“我現在就去清真寺算個好日子,再安排村裡的青壯年把祠堂好好修繕一下,等祭完祖再擺上三天的流水席,好好慶祝一下。”說著村長也不等李延致說話,立馬轉身回家,準備收拾收拾去清真寺。
李延致又向跟來的村裡人道:“到時候擺流水席,大家都來沾沾喜氣。”
“那肯定來,得來沾沾我們秀才公的喜氣和才氣,大夥說是不是啊。”一箇中年漢子說。
周圍的人都附和他,大聲的說著“是”,還有人說不吃流水席都行,但喜氣和才氣是一定要沾的。
一群人又在李家院門口,說了會兒話,這才四散回家。
李延清怕去門口被他們打趣,所以就乖乖的在家裡喝茶休息。
也不知怎麼回事,村裡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嬸嬸,都喜歡打趣逗他,從小就這樣,之前他考中童生的時候消停過一陣子,但見李延清待他們的態度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什麼變化,便又開始打趣逗他。
村長的動作很快,當晚就來到李家,告訴他們祭祖的好日子,就在後日。
日子這麼趕,林氏拉著李延致急急忙忙的準備著祭祖要用的東西。
不光是祭祖要用的,還有祭拜李父李母要用到的東西,李延清考上了秀才是一件大喜事,不管怎樣都應該告知父母,若李父泉下有知,李延清跨過了他一輩子都沒有跨過的坎,了卻了他的遺願,也會走得更安心些。
對了,還要準備流水席的要用到的東西,雖說村長說大部分都從村裡出,但是他們怎麼好意思佔村裡的便宜。
所以,李家這兩日忙得腳不沾地,連帶著梁柏文都被拉著幫忙採購東西。
到了祭祖這日,李延清穿了一件月白色領口和袖口繡有蘭花的長袍,頭髮半披半扎,加上他清新俊逸的臉,溫潤如玉的氣質,說他是天上仙,也有人信。
李家就準備了祭祖要用的東西,祭祖儀式是村長主持的,李延清只需要全程站在祠堂,聽著村長準備得祭詞,在需要行禮的時候行禮,需要磕頭的時候磕頭。
祭祖還有一項內容,讓李延清覺得還挺現代的,那就是村長讓他準備發言稿,他要在祭祖儀式開始的時候發言。
李延清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後來發覺字太多了,又刪減了一些,甚至考慮到村裡人基本上聽不懂文言文,就改成了白話文。
他寫完後把發言稿拿給村長看,村長很是疑惑,按李延清的水平不至於寫不好一篇發言稿啊,為何要寫成白話文呢?
李延清笑了笑,“我們李家的祖先大多都是農民,寫成文言文,各位先祖也不一定能聽得懂。現在村裡面的叔叔伯伯們,也聽不懂啊,既然要念給大家聽,那就要念大家都聽得懂的。”
村長聽了,覺得頗有道理,也回家把他準備得祭詞改了。
這回參加祭祖的男人們,都發覺以前聽不懂的祭詞,這次都聽懂了。
祭祖完了之後,李延致帶著一家子去山上祭拜李父李母。
李延致和李延清絮絮叨叨的在爹孃的墳前說著李家這些年的變化,近來發生的事情,等說得差不多了,這才帶著一家子回家參加流水席。
等李家一行人從山上下來,流水席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就等著他們回來開席。
這一天,整個李家村都異常開心,村子裡好久沒有辦過流水席了,而且還是連辦三天。
李延致可說了,可以全家都來吃席,這樣一來,那他們豈不是三天不用在家開火煮飯啦,想到這,那些來幫忙的婦人動作更加麻利了。
一個個拿出看家的本事來,是要將這三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