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裡買房?

阮大江自然是想過的,但沒敢往真了想,他的理想就是掙錢後回村裡修幢漂亮的小樓房,再買輛摩托車,這輩子也就圓滿了。

可現在,阮輕輕的幾句話,一下就幫他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是啊,女兒都能考上大學,兒子肯定也能。

等兒子將來大學畢業,可不得留在城裡工作,在城裡買房,娶上一個城裡的媳婦?往後子孫世世輩輩都做城裡人,這是多麼光耀門楣的大好事啊。

他以前怎麼就沒想過呢!

李玉蓮同樣對孫子阮家明寄予厚望,盼望著孫子將來能有大出息,能在城裡買房安家,到時也把她接到城裡享福。

所以,小孫女的話讓她十分贊同和心動。

阮大海倒是沒想那麼多,只單純覺得現在沒必要修房子,“哥,輕輕說得有道理,你跟大嫂都不在鄉下,房子修好了也是空著,還不如先把錢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阮大江不吭聲。

修樓房是他想了很多年的心願,儘管被阮輕輕的話動搖了,但還是捨不得放棄。

“大海,雖然我跟你嫂子常年在外,但房子修好了,家明和媽老老漢兒他們可以住嘛。”

“大伯,人不能光想著眼前的事,得考慮長遠,家明今年都初三了,明年就唸高中了,讀高中要住校,一年的學費、資料費,加上吃住這些,兩三百是少不了的,你手上這一千塊錢,剛好供家明讀完三年高中,你要是用它修了房子,家明讀書咋辦?”

阮大江看了自家弟弟一眼,沒吭聲,但意思很明顯。

既然都供了侄女讀完了高中,沒道理不供侄子讀吧?一碗水總該要端平。

換作以前,阮大海肯定會表態,將侄子阮家明讀書的事攬到頭上。

但這段時間經歷的種種,讓他對阮大江這個兄長失望了,也寒了心。

他有錢有能力,要幫也是幫有良心懂感恩的,比如江忱這樣的。

兄弟倆誰也不出聲,客廳一時陷入迷之沉默。

最後還是李玉蓮看不過眼,“大海,你說句話,家明是你親侄子,他讀書你未必不幫忙?”

阮大海笑說,“幫肯定是要幫的,但我的意思是老家的房子先不修,現在秀秀也出去打工了,屋頭就媽和老漢兒,還有家明,三間瓦房足夠住了,老房子也還可以住人,平時哥嫂他們回去住幾天,完全沒問題。”

“奶,明年家明上高中就住校了,平時難得在家,等考上大學就更不會回鄉下住了,等家明將來在城裡買了房,大伯大娘肯定也留在城裡了,鄉下的那三間大瓦房就給你和爺爺住,多好啊。”

不得不說,阮輕輕的話精準的敲在了李玉蓮心坎上。

她畢生所求的不就是老有所倚,兒孫孝順。

兩個兒子都在城裡安了家,她和老伴也有三間大瓦房養老,沒有比這更穩當的了。

聽到侄女輕飄飄的就將自己的三間大瓦房“送”給了兩老口,阮大江心裡能舒坦就怪了。

“輕輕,你說得輕巧,城裡買房那得要多少錢?哪來的錢?”

說這話時,阮大江的目光是瞅著阮大海的。

李玉蓮也瞅著阮大海。

老大肯定是沒本事在城裡買房的,唯一能指望的只有老二。

阮大海不傻,城裡買房最便宜也是一萬起步,以哥嫂的德性,恐怕這買房的錢全部都要他出,他都還沒給女兒買房呢,怎麼可能答應幫侄子買房。

阮大海不表態,阮大江也沒轍,氣氛再次陷入尷尬中。

“大伯,離家明成家還有好幾年呢,你和大嫂加上秀秀,三個人掙錢,一年下來存個三千應該沒問題,五年就一萬五了,在城裡買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