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比賽結束了,但是關於他的熱議,還在持續發酵。

許多網友自發的傳播起來,夏國已經研發出世界頂尖的跑車!連鷹醬都略遜一籌!

不....不是一籌,是起碼一百籌!

甩的鷹醬連屁股煙都看不到!

“我們夏國人太厲害了!這大黃蜂簡直就是人類工程技術的最高傑作, Bugatti Chiron 之流簡直就是渣渣!”

“大黃蜂這個名字起得好!一鳴驚人,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們工程技術的實力,簡直太亢奮了!”

“夏國製造,速度之王!大黃蜂巨無霸,世界頭號跑車無懸念!”

“終於等來一輛真正夏國心中的超級跑車!大黃蜂就該這樣牛,看著外國人咋說!”

“這車子太刺激了!中國工程師太強大了,這技術這造型,霸氣側漏啊!”

當然反面的言論也塵囂日上。

“一臺跑車而已,有什麼好誇的? 夏國在更關鍵的技術上還是老第二,真要實力還得看規模化生產。”

“就算速度再快,在安全性、操控性上還是不如國外大廠吧,真要推廣也難。”

“一時的驕傲而已,看看夏國汽車行業整體,還是差人家幾條街。拿一輛概念車來誇,不覺得太high了嗎?”

“真要牛逼,拿出技術來談合作不好嗎?就會貼個大黃蜂的標籤誇一波,屬實 low。”

“這玩意兒上市了嗎?沒上市拿來比賽還好意思吹?真正的工程技術在於產品,概念車,試驗車沒什麼意義。”

“典型的面子工程,讓**花錢拿來表演一下,哪來的實際技術?等於零。”

在網路洶湧的熱度下,許多大v和知名博主也開始下場。

小宋談科技:“從大黃蜂展示的效能來看,1000公里的最高時速並非完全不可思議。

現有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和高能量電池技術,或許已經具備初步達到這個水平的潛力。

如果它使用的是某種尖端的聯接技術將所有能源與驅動裝置無縫連線,理論上這種速度也並非不可能......“

科學志奇:“你說得對,純從技術上講,這種速度也許可以初步達到,但它展示的加速性與操控性,顯然已經遠超現有技術極限,尤其是人體在極高G值下的承受極限。

所以,我仍然懷疑這是否真的僅憑現有技術就能達成。除非,它還使用了某種人工智慧輔助駕駛技術,但這似乎也過於超前......

我沒有懷疑這個車的真實性,不過夏國的比賽...你懂得。“

頂峰汽車研究所:“各位,我們似乎都在過於急於尋找理論解釋。大黃蜂展示的,已經遠超過任何現有理論可以解釋的範疇。

更重要的是,它似乎並非在告訴我們它是如何達成這一成績,而更像是在展示什麼才是真正的極限與技術革新。

所以,在找到真正的答案前,任何理論解釋都不過是我們的自我安慰。它帶來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新思維。“

畫圖且頭禿:“大黃蜂帶來的衝擊,不在於究竟是什麼技術,而在於它徹底打破了我們現有的技術極限概念。

要真正弄清它的秘密,僅憑理論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人類對能源,材料,甚至時空的理解,才有可能真正明白它代表的未來。“

最起碼,@南城車企,其中關鍵的一些技術,能否公開?讓大傢伙驗驗貨?”

...

王傑是一個賽車迷,對所有高效能賽車都瞭如指掌。

他聽說最近有個自稱“大黃蜂”的新賽車準備參加F1,並散播它可以達到1000公里的最高時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