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章義山掌教贈劍十柄,劍宗弟子取劍一把 (第1/4頁)
道無恆etf基金投資 義山停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中秋才過兩天,趙牧就動身回了義山。
義山不是孤山一座,而是一道蜿蜒曲折、長達幾百裡的山脈。
義山有一座主峰、九座次峰、還有八十一座小峰。這些山峰或斷或連,如果從天空上望下去,就會發現這九十一座山峰構成了一幅雄偉的圖騰——盤曲的龍。
義山的主峰叫自在峰,高達一千三百丈,是整個四州都護最高奇的山。
趙牧作為義山掌教,修煉、主事、修養之地都在自在峰,包括他才收沒多久的弟子——陳永建也在此地修煉。
當義山弟子知道他們的掌教收了一個徒弟,整個義山都沸騰了。他們不明白一個已經弱冠卻只是凝氣的文弱書生,掌教看中他哪一點了?
有訊息靈通的弟子知道陳永建是這次鄉試的解元,可修武一事跟讀書有什麼關係,難道掌教想介入官場了不成?
趙牧回到自在峰就把陳永建喚到一起,問了一個問題:“徒兒,你知道讀書人需要怎樣步步為營嗎?”
“物格、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而後天下平。君子要立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若能如此,便為聖人。”
“嗯,那義山道士要怎麼證道呢?”
“徒兒不知,望師父指點迷津。”
“為師其實也不清楚,活了兩百多年,還是沒有證道。但為師只知道義山道士最重要莫過於兩點:強其體魄,正其心智,而後者是重中之重。”
“徒兒受教。”
“為師再問一個問題,天地人三者該如何排序,誰為其輕,誰又為其重?”
陳永建思慮了一會兒才說:“徒兒認為天地人實指‘命運、世界、萬物’。就人而論以力證道、以術破巧,人道以力為根本修持、以術為應對變化,萬物要用自心看世界,琢磨命運;就地而論有用思見、有用行見,地道以勢為根本掌控,世界執行不差萬物,不離命運;就天而論以悟為根基,靠執行理,依理做事,命運一途需世界萬物才會有。所以徒兒認為三者沒有孰輕孰重的說法。”
趙牧也不理會陳永建的回答,而是拿出一枚竹簡遞給他,說:“為師傳你一道功法,名曰:‘三元’,此功法有三部:天元、地元和人元。現在只授你人元一部,你需要在春闈之前連破兩境,修到淬血,到時候會再傳你地元。”
陳永建拿過竹簡,作揖道:“徒兒謝過師父。”
趙牧擺了擺手,又拿出一個檀木製作的劍匣。
趙牧開啟劍匣,劍氣凜然,陳永建頓時感覺身體不適,已經被劍氣所傷。
趙牧開口說道:“這是為師的十柄佩劍:苦情、涼夢、惜憶、念思、忘孤、蝕雨、問醉、無祈、殤心、離憂。它們已經跟我一百多年,現在為師也用不上了,就把它們和人元功法一併贈給你。你往後就去玄荒劍冢,那裡靈氣和劍氣都很充盈,嘗試以氣馭這十柄劍。不可貪多,一柄一柄的來。”
“可。”陳永建回答道。
“對了,突破境界也不能快,不然根基不穩,修了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沒什麼事了,就去修煉吧。”
陳永建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師父,徒兒有一問。”
“問。”
“為何之前師父說長生不逍遙?”
趙牧捋了一下鬍鬚說:“天機不可洩露。”
陳永建聽了這話也沒有糾纏,帶著劍匣離開,前往玄荒劍冢。
玄荒劍冢其實是八十一座小峰其中之一,說是劍冢其實是劍山。從義山開山一千兩百多年以來,大多數義山道士的佩劍都來源於此,亦或者是埋葬在此地,故而叫劍冢。
玄荒劍冢上藏劍之多可以和南海劍宗媲美,有將近十三萬柄,全都是義山慢慢沉澱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