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於我意義非凡,我對它寄予厚望,然而卻毫無流量。這段時間,我曾一度自我懷疑,腦海中有情節,筆下卻寫不出,自已不適合寫作嗎?

我停更了一段時間,在這七天中,我將書的所有章節和內容重新編排、編寫,但最終還是無人問津。

好在,我堅持寫完了,把想寫的都寫了出來。

我還有兩本書正在構思,但我囊中羞澀,只能先寫讀者愛看、流量大的書。

不過,我想寫的還是會堅持寫完,接受大家的評判。

希望完本後,會有更多人看到這本書。

《守星榆》:守望繁星

繁星是指夜空中閃爍的點點光芒,它們代表著每一個英勇無畏、為保衛家園而犧牲的人們。這些繁星雖然已經隕落,但他們的精神卻永遠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

守望他們,保家衛國

在戰爭的年代,無論你多麼的想要安穩,都免不了顛沛流離的奔走。這一路,任何的落腳處都是人生驛站。我們可以把這些驛站當做靈魂的故鄉,卻永遠不要當做可以安身立命的歸宿。人的一生只有在結束的時候,才找得到真正的歸宿,在這世上的其餘時間裡,充當的永遠都是過客。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會變遷,其實我們無需不辭辛勞去追尋什麼永遠。活在當下,做每一件自已想做的事,去每一座和自已有緣的城市,看每一道動人心腸的風景,珍惜每一個擦肩的路人。縱算曆經顛沛,嚐盡苦楚,也無怨悔。

——李錦安

出生之際父母雙亡,隨姑姑至大秦。於大秦,遭知珩囚禁。於大秦,遇心中繁星。然,命途多舛。與餘生終是有緣無分。

大秦率軍北上之時,吾逃之,歸心念之家鄉。後因戰事失利,無奈歸知珩身側,探聽訊息。戰敗後,為知珩攜至丹陽,復遭囚禁。於小米子、阿琛及餘生之鮮血下,終歸中原。惜,時過境遷。

面知珩之重來,吾一戰再戰,終與知珩共赴黃泉。

——餘生

我此生唯一虧欠之人,便是錦安。

投身於保家衛國的革命,於大秦邂逅錦安。然因吾之不信,致與錦安有緣無分。而後,與錦安共赴報國之途。終隨錦安歸大秦,為知珩所殺。

——知珩

大秦瑞親王的四公子,母親生他時難產而亡,從小就被人叫衰神。後來瑞親王把他交給可欣撫養。遇到錦安後,一直活在錦安的身影下。看著錦安和餘生在一起的歡樂,不顧錦安的反對,強行把她囚禁在王府。但最後錦安還是逃走了。

後來他帶兵北上,在京城找到了錦安。兵敗後,他和錦安一起回到了大秦,最後因為自已的偏執而死。

——南夕

生於一個重男輕女之家,上有兩位姐姐,下有一弟。自幼飽受父母辱罵,幸得家族長輩憐惜,才得以存活。後,新民國路經其村,遂隨隊離開厭棄之地。此間,結識一生之良人。只可惜,好人不長壽。

他死了,死在了雪山之上。

於民國與新民國之戰中,潛入民國,嫁與威武將軍,終被李志偉車裂。

——可欣

錦安的姑姑,本應在安定王府內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成為一位無憂無慮的郡主。然而,戰亂卻讓她家破人亡。

她孤身一人潛入王府,可誰曾想,自已卻愛上了眼前之人。

——威武將軍

祖上三代都是大周的貴族,後跟著民國一起反周。威武將軍心裡也清楚民國很難平定中原,但自已也只能跟隨父親的腳步。後遇到了南夕,自已這才有了新的目標。

——優南

錦安的兄長,為了對抗大秦的壓迫,自幼便被父親悄然送入了大秦,在那裡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