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年以後,大周派遣了更多人去大秦學習大秦的制度,接受在大周發動變革的人也逐漸增多 。903年變革派開始進入到全盛時期 。而大秦的首都丹陽城就是此次變革最推崇的地方,這也是優南為何知道這支隊伍的原因。在大秦學習過的人思想愈益活躍,不斷將倡言革命的銘記於心,甚至將其思想傳播到了大周各地。

905年,這支隊伍在大秦的首都丹陽城內正式成立,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原,創立人人平等的使命,這支隊伍被百姓命名為百家起義,是一支為了百姓發動的起義。

優南自從在903年成為其中一員後,就一直為了這支隊伍奔波。同年百家起義軍又在長安城建立了復興團,優南經過對這支隊伍的考察以及對國仇和家仇的根深蒂固,905年離開丹陽,前往長安。優南在長安城的這幾年廣結好友,認識了無數個保家衛國的英雄好漢。在長安城內裡感受到每個人都在為把大秦趕出大周而努力奮鬥,每個人都不敢有半點兒鬆懈,心中都滿懷熱血,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是優南第一次感覺到自已的國家又有希望了,又燒起來了熊熊烈火。

可惜好景不長,人們光有抱負是不可能實現自已的目標的。

911年,大周皇上將在大周國土上挖出來的石油賣給大秦,企圖來讓自已的皇位坐的更加穩妥。此舉徹底激起京城、長安、山東等各地百姓的強烈反對,掀起了保護石油的運動,運動在山東地帶內尤其激烈。

據不完全統計,山東總督共逮捕保護石油的代表團隊數人,槍殺數百請願百姓。此舉徹底激怒了山東百姓,山東地區提出了徹底廢除大周的旗號。

大周皇上為撲滅山東地帶的人民起義,派出朝中大臣率領長安城內的部分新軍入山東鎮壓,致使大周軍隊在長安城內的防禦力量減弱,因此復興團決定在長安城內發動起義。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統一的起義領導機關,聯合反周。約定以槍聲為號於911年10月10日晚發動起義。

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黨派打響了百家起義軍的第一槍,繳獲步槍數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爾後,長安城內外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

起初,起義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加上兵力不夠,進攻受挫。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為標誌,炮兵向光處發炮轟擊。陝西總督打破督署後牆,騎馬逃走,留下的將領們仍舊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領了長安城。

1911年10月10日深夜,京城內百姓起義軍成員第一時間得知起義發生的情況,立即組織起來京城內的所有成員,將京城前往長安的道路阻斷。大周軍隊鎮壓起義運動的行程由此被耽擱。

長安城、東北等地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911年10月11日夜、911年10月12日發動起義。就在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東北三省、長安以及山東等地紛紛宣佈脫離大周皇上的統治,宣佈獨立。912年1月1日,臨時在長安城成立民國,就此中原開始了新的篇章。同年,大周皇上退位,大周滅亡。

912年底,百家起義軍的領導人孫廣退位。後經過推舉由李志鵬接任。李志鵬以北京城兵變為由,堅持遷都北京。

而此刻的大秦皇上在得知百家起義軍成功推翻大周后,對剛成立的民國實施了觀望的態度,並試圖從現在混亂不堪的民國政權中尋找自已如何才能和之前一樣獲得最佳的利益。

李志鵬上位後,首先提出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團,隨後還斷絕了一些革命黨人分省獨立的企圖。同時,李志鵬竟然私下裡還積極與大秦的貴族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