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

如此,既然周尋澈這麼說,紀冉也沒有強求。

劇本已經被喬潭放在茶几上,在走廊的時候,紀冉曾經奇怪喬潭為什麼說話聲音時大時小,現在看來應該也是這個原因。

周尋澈還真是……

思慮周全。

拿起劇本,兩人沒有顧左右而言他,周尋澈之前也提前看過了紀冉的戲份,於是直接開門見山。

“對於明天的這場戲,你有什麼理解嗎?”

心思戛然而止的收回,放在劇本上,明天紀冉第一次拍攝的戲份,是在城牆門口送別心上人的場景。

因為青梅竹馬的拍攝戲份由另外一位小演員代替,所以紀冉滿滿算去,也就四十場左右的戲。

而在這些戲份之中,又有一部分是和主角與其他配角的對角戲,與一些大場景戲份。

真正屬於男三與女三的情節,其實不佔多數。

在«如夢令》,他們兩人沒有起起伏伏,分分合合,也不需要製造矛盾,一路平淡安然的互相喜歡,直到顧隨之離京那天。

這種平靜生活之下巨大的衝擊和變故讓紀冉覺得震撼。

因此對於明天的第一場戲,紀冉左思右想,也沒有選擇給林意安太大太多的情緒起伏。

原因無他,林意安是太傅獨女,深得寵愛,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更有顧隨之一路相伴。

對人待事,她有足夠的安全感,自然不會因為這些分離而隨便哭泣。

“她不會哭,而且充滿光芒,因為她知道還會再見。”

向周尋澈敘說到這裡的時候,紀冉有意識地停頓了一下。

是啊。

林意安沒有戲外人的上帝視角。

她不知道那場送別,就是再也不見。

在林意安的世界中,所有的短暫分別都會重逢,她與顧隨之終將擁有一場美好的婚姻

之前自己獨自揣摩人物情感,只是憑藉直覺這樣認為,卻沒有想過林意安會淡然的,充滿希望的送愛人離開的動機。

他們相伴多年,顧隨之不是未曾出征過,但是他是將軍,更是林意安心裡的英雄,再兇險的戰場他都毫髮無傷。

林意安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在少將軍一次次的凱旋中,確信她還可以再見到顧隨之。

送別時眼裡的光芒和期待,會與收到戰亡訊息的那一場成為鮮明對比,紀冉有所觸動,不由自主的在心裡嘆了一口氣。

那個活生生的,一生光芒萬丈自信勇敢的太傅獨女好像出現在眼前。

周尋澈看到紀冉的反應,他在演藝圈多年,拍戲無數,自然明白紀冉想到了什麼。